市場遇阻 不得已再打價格牌
經過2006年以來兩年的市場理性回歸,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空調行業已經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因此,進入新的一年多數企業對市場充滿了期待,指望還能夠延續穩健的發展軌道穩健運行。
但是歷來就靠天吃飯空調行業,在2008年首先就遇到天公的不作美和自然災害。元月份,在空調主銷區華南、華中、西南區域,遭遇了百年不遇凍雪災害,不僅在這些區域制約了消費,甚至還影響到空調產品的正常物流暢通。雪災的影響剛剛消除,就在業內翹首以盼準備旺季市場之際,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的強烈地震,全社會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抗震救災上,徹底打亂了正常的市場銷售節奏。再加上今年的天氣狀況不利用,尤其Cye.com.cn是旺季開始我國南方暴雨成災,北方沒有出現往年的高溫天氣,造成市場旺季難以啟動。加之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使得出口遇到巨大的阻力,更是加重了企業的壓力。此外,國內從年初開始就實行了緊縮的貨幣政策,資金緊張也制約了空調的生產消費。由于這一系列因素的影響,造成了今年空調市場沒有出現季節性的火爆局面。
面對市場狀況的復雜變化,很多廠家不得已又開始打出了多年不用的降價牌,力圖在以低價格啟動市場,緩解庫存、資金等方面的壓力。從“五﹒一”前后海爾、海信科龍、松下、志高、奧克斯等各品牌的老總紛紛在北京、南京造訪國美、蘇寧、五星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名義上他們都是“五﹒一”長假例行的走訪市場,但重要話題還是如何聯手激活市場。關鍵還是在于廠家不與看到大量的庫存滯壓,有意提供一定的資源與終端零售商一起利用降價刺激市場,從而降低庫存的壓力。
隨后,我們便可以在終端市場上看到廠家開閘放水的跡象。據統計2008年5月底,在一些區域1P和1.5P空調的零售價已經回落到1100--1400元/臺,1500--1850元/臺,回落幅度在20—30%之間,這一價格已經低于2005年的價格水平。
但是,以格力、美的、海爾、志高、奧克斯為代表的強勢品牌,憑借品牌響亮、資金雄厚、產品創新等綜合優勢,并且在渠道創新上銳意改革,不僅在家電連鎖賣場繼續擴大領先優勢,強化了在大中城市的領先地位。而且以專賣店的形式擴大與傳統經銷商的合作,使得產品在三四級新興市場的比重不斷提高。形成了空調行業強者恒強、弱者更弱的局面。
同時,在5月底那次家電巨頭聚會上,格力朱江洪就明確表示,仍有一些家電企業深陷在誤區中,他們總將競爭的焦點鎖定在價格上。多位空調也巨頭呼吁以更開放姿態,遠離“低價沼澤”,避免行業整體“受傷”。
值得提醒的是,今后一個時期內各個品牌在迎接新能效標準實施而解決非達標庫存時會動用價格手段。對這樣的降價措施不應再簡單的理解為行業又開始打價格戰,而是為了實施新能效標準的必要的一個步驟。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4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