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才市場已經進入“金九銀十”的求職旺季,各招聘網站為了爭取更多的企業客戶也將引發新一輪的廣告大戰,包括電視、戶外、網絡媒體等都會成為重要地宣傳渠道。表面上看,眾多的企業招聘為各人才招聘網站帶來了不小的利潤,網絡招聘網站的經營陣地似乎正進入高收入階段,但從業內人士的角度來看,這種繁榮的背后“隱憂”實在不少。
優勢背后困局凸顯
說起中國的人才招聘網站,應該開源于1998年。當時全國一共就只有幾家人才網站,發展至今,長期堅持并獲得發展的只剩下英才網聯、前程無憂以及中華英才網等少數幾個巨頭了。即使經歷了比較殘酷的市場洗牌,依然被業內人描述為:“這是個剛剛起步的朝陽產業。”
首先,招聘網站“豐富的招聘信息”和“簡單的操作流程”是用戶使用網絡招聘兩大最主要的原因。其次,人才網站信息豐富、低成本求職、能實現異地求職等特點,已經讓越來越多的求職者從傳統的求職模式向網絡求職轉變。第三,它們還兼顧著推廣能應對市場變化和支持企業轉型的人力資源方案,影響更多的企業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地位的作用。
但是,從今年一季度開始,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前程無憂三大招聘網站巨頭就被煤炭連連爆出虧損或業績下滑的消息。這也再次引發人們對國內招聘網站盈利能力的質疑。
不僅如此,目前大批中小企業進入困境,許多行業都正在遭遇寒流,以企業客戶為經營主體的招聘類網站也受到波及;另外,招聘類網站同質化的產品或服務也逐漸跟不上客戶需求的變化,再加上行業競爭激烈程度的加劇,經營成本在上升,行業平均利潤率在下降,使得一些網站難逃虧損的魔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