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雙價格為15美元的出口女鞋,稅前利潤可達到1.2美元;2008年,同樣一雙女鞋的稅前利潤就已銳減到0.2美元。在女鞋利潤銳減的背后,是中國鞋業在全球經濟動蕩中正在面臨的危機。
“世界鞋七成中國造,中國鞋四分之一東莞造!庇浾呷涨霸诒蛔u為“世界鞋都”的廣東東莞調查發現,創新是包括鞋類在內的傳統制造業走出困局的關鍵。
。玻澳旮咚侔l展如今面臨最難時期
據亞洲鞋業協會主席張華榮介紹,中國每年生產各種鞋超過100億雙,占全球制鞋總量的近七成,是世界最大的鞋類制造基地;2008年1月到9月中國鞋類產品出口金額共計220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上升了15.1%,出口數量超過世界出口總量的50%;2007年,中國年消費鞋類近23億雙,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在20年高速發展后,中國鞋業正在經歷著最嚴峻的困難期!皣H上,反傾銷等貿易保護措施頻發,國際經濟、貿易環境日益惡化;國內,企業面臨著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這些因素的疊加效應讓中國鞋業一時喘不過氣來!敝袊p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永分析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