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發展新興市場、擺脫單一市場也是鞋業突圍的關鍵。傳統歐美市場的出口萎縮,但俄羅斯、中歐、中東、南美、亞洲等地近年增長勢頭較強,鞋企可通過開拓不同地域的市場,降低整體出口風險,并及時研發生產不同檔次的產品,增加產品種類,以適應不同的市場和客戶群。
創新產品品牌。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李鵬指出,雖然歐美市場有所萎縮,但需求仍然存在。“誰最先掌握了這種變化的需求,就能搶占市場的先機。”李鵬舉例說,次貸危機改變了美國人的消費方式,不會再像原來一樣一次性買幾雙鞋,但他們會傾向于選擇性價比高的優質鞋,或者是一鞋多用的多功能鞋,這就需要國內鞋企在創新產品上下功夫。
與此同時,品牌在市場上越來越表現出巨大的力量。業內人士指出,一個成功的品牌為企業帶來的產品議價和影響力,往往是任何有形資產所不能比擬的。創立品牌,培育品牌,加強技術研發,是鞋業企業在下一輪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
創新生產模式。亞洲鞋業協會主席張華榮分析認為:一方面,國家連續出臺一系列惠農政策讓農民工更愿選擇離土不離鄉就地打工,另一方面,制鞋業又是承載大量就業的重要產業,目前中國制鞋業就業人數近1200萬人。國內制鞋業應積極探索新的生產模式來順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如可把采購研發等環節仍然放在有著成熟產業基礎的原地,而把大量的加工環節轉移到內地的鄉鎮建衛星工廠,既解決了當地農民離土不離鄉、就地打工的需求,又使企業通過勞動力成本優勢、優化產業鏈,得以可持續性發展。而目前,一些鞋業企業已在做這方面的嘗試,取得初步良好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