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針對互聯網電視的監管政策如期而至,部門監管與市場力量正面撞擊,或將引起一場波及整個行業發展的沖突。
在本報8月4日率先獨家披露國家廣電總局有可能在近期發布監管互聯網電視的相關政策后,本報記者昨日了解到,廣電總局關于加強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已經下發。
互聯網電視產品須“持證”
流媒體網COO張彥翔向記者表達了他看到 《通知》的反應時說,“這項法令的出臺雖然在意料之中,但是監管力度之大,還是多少讓我感覺有些吃驚。”張彥翔認為,單從《通知》內容上來看,這對互聯網產業以及目前熱衷于推出互聯網電視的家電廠商是一個重大打擊。
廣電總局發布的《通知》共有4項主要規定,其中包括:通過互聯網連接電視機或者機頂盒等電子產品,向電視機終端用戶提供視聽節目服務,應該依據相關規定取得“以電視機為終端”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許可證》。開展相關運營服務的企業應該具有節目播控、節目導視、版權保護等功能的集成播控系統等。通過電視終端傳播的影視劇要依法取得相關的許可證。應該采取版權保護措施。
最后,廣電總局還在《通知》中公布了懲罰措施:各級廣電管理部門要對轄區內進行檢查,發現擅自從事相關業務的機構,依法予以處理。
針對《通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認為,“按相關的許可條件規定,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應該具備的法人資格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同,這一門檻可將一大批希望從事相關業務的企業排除在外。”“另外,按照廣電總局通知的要求,運營企業要建成電視臺一樣的播控體系,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除此之外,互聯網電視上只能播放正規影視內容,網絡流行的自創視頻則被拒絕。這樣一來,互聯網電視與傳統電視節目還有什么不一樣,互聯網的特色則一點也體現不出來,還用什么來吸引老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