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款電動汽車下線 充電1次跑150公里
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前一天,國內第一輛純電動汽車——奔奔I電動汽車,昨天在長安汽車渝北汽車制造廠試生產下線。長安汽車董事長徐留平稱,該車將在明年下半年正式上市銷售。
外觀跟汽油版沒有差別
據介紹,奔奔I純電動車是由長安200人組成的專業團隊,歷經兩年研發,最終打造出的一款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速純電動車,具備零排放、低能耗和高性能等顯著特點。整車各項功能和性能指標,在國內同領域處于一流水平,在全球范圍內也處于先進水平。
在車尾部的油箱蓋里面,普通汽油車常見的油箱不見了,改為了一個專用電源插座。而在在發動機艙內,永磁同步交流電機、一組高性能鋰電池、散熱器、蓄電池和充電系統,取代了常見的汽油發動機。其中,由100塊磷酸鐵鋰電池串聯而成、重達300公斤的電池包和永磁直流無刷電機,是“奔奔i”主要的動力來源。
五年后有望進入市民家庭
長安汽車董事長徐留平告訴記者,目前長安電動汽車的綜合成本,要比普通燃油汽車貴10萬~15萬元。今后,隨著鋰電池獲得技術突破,在大批量生產后,同時加上國家和企業分別給予純電動汽車一定的補貼,電動車才可能進入尋常百姓家。長安汽車總裁助理王俊昨天說,目前電動汽車最大的成本和技術壁壘就是鋰電池。鋰電池除了成本居高不下以外,還存在充電時間過長,電池儲量有限,使用壽命不高,散熱不良等問題。
據長安新能源汽車公司副總經理任勇介紹,國家電網正在我市車庫、機關單位等場所安裝充電樁、充電插頭等裝置,預計到2015年前,長安純電動汽車就能夠形成產業化,正式供市民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