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創業課(挖掘創業熱情,每天一分鐘學會創業,你可以復制馬云、李開復、唐駿的成功)

作 者: (澳)席瓦妮 著,孫曉燕 譯
出 版 社: 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1-1
I S B N : 9787506036221
定價:¥22.00 0
送積分:163 積分說明
編輯推薦
開掘創業的原動力;巧用人脈關系;會花錢才能賺錢;如何建立人際關系網;挑戰自己的消極想法;直面內心的恐懼;吸引正面能量。
內容簡介
本書是席瓦妮的第一本著作,在書中,她向讀者坦言自己如何進行自我發現、放棄待遇優厚的工作、追求創業夢想的心路歷程。在她坦率而又極富見地的敘述中,席瓦妮與讀者們一道分享了她一系列經歷背后的真情實感,以及創業路途中所積累的經驗教訓,實實在在地為那些處于創業初期的小業主們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席瓦妮通過開創咨詢事業,她接觸到了更多的與之類似的澳大利亞有為青年。這些人的經歷又反饋給席瓦妮許多啟發。與此同時,她也給予對方無私的、力所能及的幫助,不斷激勵大家探尋各自的工作熱情。席瓦妮的許多真知灼見在本書中都可了解到。
席瓦妮并未僅僅著眼于澳大利亞本土,她希望自己的理念能給更多的人帶來啟迪并為他們的人生發揮積極有效的影響。這本書的順利出版并發行,標志著席瓦妮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道路上又邁向了新的臺階!
從作者白手起家創業點點滴滴的歷程與心得體會中,人們可以理解要想取得事業的成功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到底是什么。在本文的結尾處,真誠地希望讀者們能夠在這本書的啟發與幫助下找到自己的工作熱情。
作者簡介
席瓦妮(Shivani),生于印度,長于澳大利亞。不到30歲就成為世界預尖礦業集團澳洲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公司的高管。2001年的尼泊爾之旅是席瓦妮的人生轉折點。她棄職開創自己的咨詢事業,立志幫助更多的人激發工作熱情、取得事業成功。作為澳大利亞著名的演講人和職業培訓師,席瓦妮已經為澳大利亞國內100多家公司提供過咨詢服務,包括該國排名前10位的企業中的6家。席瓦妮贏得過澳洲電信頒發的年度“杰出女企業家”、年度“杰出創業女性”等獎項。
目錄
獻給
致謝
前言
創業旅程的開始
開掘創業的原動力
找到更高的人生目標
踐行自己的事業目標、價值和原則
第一年:創業初期的一些心得
第一課:反饋的重要性
第二課:萬事開頭難
第三課:清楚自己的身價
第四課:不要孤立自己
第五課:巧用人脈關系
第六課:空余時間多動腦筋
第七課:肯定自己是成功的開始
第八課:良師益友應該是怎樣的
第九課:會花錢才能賺錢
第二年:戰勝困難、成長并成熟
第一課:關鍵不是我所講述的經歷,而是你
從中獲得的啟迪
第二課:遇到問題不要自己硬撐
第三課:找到自己的發泄方式
第四課:別鉆牛角尖
第五課:情商
第六課:懂得合作共贏
第七課:如何建立人際關系網
第三年:鞏固根基、應對問題
第一課:相信善有善報、樹立富足心態
第二課:懂得自我推銷
第三課:巧妙利用媒體營銷
第四課:你無法獨自承擔一切
第五課:打造健康的工作環境
第六課:不要忘記自己的價值原則
第七課:挑戰自己的消極想法
第八課:不要懼怕競爭
第四年:平衡工作與生活、敢于冒險嘗試
第一課:在工作中尋找樂趣
第二課:懂得和各種人打交道
第三課:認清自己的底線
第四課:敢于冒險
第五課:直面內心的恐懼
第五年:大膽追求夢想
第一課:吸引正面能量
第二課:用行動讓夢想成真
個人計劃與靈感
你對工作計劃的熱情
我的個人計劃
冥想練習
書摘插圖
第一年:創業初期的一些心得
第一課:反饋的重要性
創業初期會很讓人興奮。你開始按照自己的心意給公司取名字并設計標志。我想讓人們通過名稱就直接了解公司的業務定位,因此一開始想把公司取名為“賴特商業咨詢”(Reiter Business Consulting)。其中,“賴特”是我的小名,“商業”一詞表明服務面向各類商業企業,而“咨詢”是我主要從事的業務領域。后來我把“賴特”換成“Real”一詞,因為這樣既可以顯示公司誠實可信的價值原則,聽起來也更簡單明了。
我記得當時很多人都勸我不要在公司名稱中用到“咨詢”一詞。他們覺得這個詞已經被用濫了,并且有很多負面含義。政府部門可能因此而不愿考慮接受公司的業務服務。
但我心想:如果“咨詢”是公司要做的業務,那么我就得把它放進公司名稱里。沒有理由取一個時髦但對我來說毫無意義的公司名。雖然當時有很多公司采用與其業務毫不相干的單字名稱,但我就覺得這些名字聽起來不怎么真實。
我認為公司名稱是十分重要的營銷工具,因此需要明智對待。
鑒于我過去所積累的營銷經驗,我很高興能親自參與設計公司標志。為此我還特地作了一回調研,此外還參考了其他公司的標志設計,最后提出了50種設計方案。
在所有設計方案中,我最喜歡的設計創意來自高中時代聽到的一個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如果把一只青蛙放進沸水里,它會馬上跳出來;但是,如果把它放進常溫的水里,再慢慢把水煮開,青蛙會因為感覺不到水溫的逐漸上升而逐漸被燙死。我希望幫助客戶公司注意細微、逐漸的變化,使其避免在不知不覺中走向破產。我成立這家公司的業務初衷就是避免企業淪為那只被煮熟的青蛙!這個想法讓我很是興奮,于是我便把公司標志設計成一只漂亮的青蛙,在其周圍還寫上“不要做一只在不知不覺中被燙死的青蛙。求變”這樣一溜字兒。
你需要有把握全局和注重細節兩方面能力。既要有宏觀眼光,有要注意細枝末節。自己創業,需要兼顧整體與局部兩方面。
——馬克·普利亞德科
在職場中,我早就了解通過他人意見來檢驗自己想法的重要性。所謂當局者迷,太過于執著于某些決定只會使你喪失判斷的客觀性。因此,我決定在10位朋友、家人以及一些有業務合作潛力的客戶中間做調查,了解他們對公司名稱及標志設計的看法。結果令我大吃一驚,大多數人喜歡我起的這個公司名。人們普遍的反饋信息是:“通過公司名稱明確告訴人們你公司業務的性質以及咨詢類型。我認為這是個好主意。”
從外部找原因的人,在做夢;正視自己內心的人,才真正清醒。
——卡爾·古斯堪夫·瓊(Carl Gustav Jung)
我的一大成功是為Burns信托招集了一批能人,也就是在身邊共事的公司同仁們。在他們的指點與幫助下,公司面貌煥然一新。歸根結底,公司是由人在支撐著的。
——朱利安·伯頓
雖然大家對公司的名稱沒有異議,但對標志設計卻褒貶不一。記得我哥哥的評價是:“想象你在展會上,一邊遞名片一邊還要跟人解釋公司標志的含義。光去解釋‘青蛙的故事’就得花上兩三分鐘的時間,但你的講述很可能在頭30秒內就已經使客戶失去了興趣!所以說,你為什么不把標志弄得簡單點呢?你以后有機會時再用這個故事和創意好了!蔽覜]想到會得到這樣的反饋,因為我實在太喜歡這個標志設計了。但到了后來,類似的意見越來越多,致使我不得不慎重對待。最后我設計出一個由R、B、C三個字母組成的簡單明了的新標志。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抽查市場反映、聆聽反饋聲音的重要性。反饋意見使“只緣身在此山中”的你保持一顆客觀看待問題的心。在創業初期你有能力檢測整個市場反映嗎?當然不能!但是可以做抽樣調查,比如詢問你的親朋好友(那些愛你并希望你成功的人)。這樣做真的很有用,你會得到很多建設性意見。
開一家專門制造某種醫療器材的公司是我父親的想法。他建議我嘗試一下。于是我就按照他的想法開了這樣一家公司,并把它發展成為產品出口44個國家的成功企業。之后我把公司轉賣給他人并著手創辦了現在的公司。
——基亞·登特(Kea Dent)
反饋
你需要哪些方面的反饋意見?
誰會以友好、有建設性的方式給你反饋?
為什么不去問問他們的意見呢?
得到反饋意見后,接下來就要進行自我反思。如果你和我的經歷一樣,自己的直覺反應是忽略某一類反饋意見,那么請你務必多花些時間考慮。你可能會發現這些意見是對的。正如我哥哥所說,如果你真的喜歡原來的方案(無論是圖標設計或是創意策劃),以后總有機會可以再采用。
第二課:萬事開頭難
我已經擁有了公司名稱和標志、一臺新電腦、一臺新車和一部新電話,而且還從自家房子騰出一間后屋作為辦公室。印有公司名稱和標志的名片也準備好了,公司已經在有關部門登記注冊了。現在可以開張營業了!
開業第一天,我突然意識到我還沒有顧客呢!在辭掉原來的工作之前,我沒有著手建立可以幫助我日后業務發展的人際關系網或者去主動聯系一些可以合作的客戶。原來的工作性質需要我經常去外地公干,因此與我有過工作往來的人大都不在本地。
但幸運的是,我還算是一個比較積極樂觀的人。開業第一天早上,我把當天和接下來一周要做的事都羅列了出來。第一天,時間過得異常慢,我不下幾十次地反復看表,等了又等,但始終沒有客戶打電話上門。
第二天,我還是盡量保持頭天那樣的樂觀心態,雖然依舊感到時間過得很慢。到了下午,我的情緒有些低落,因為還是沒有人跟我聯系。我開始擔心這樣下去公司根本無法運轉維持。怎樣才能讓別人知道我在開咨詢公司呢?
自始至終你都要努力克服自我懷疑的不良情緒,必須堅決排除它的干擾、忠于自己的想法。自我懷疑總是排在自信前面的一位。我的意思是,你雖然自信自己可以做到某事,但在用事實向自己證明之前,心里總有聲音在質疑:你真的可以做到嗎?
——朱利安·伯頓
我的生意更多地涉及海外營銷,需要付出更多地時間和承諾?梢哉f,它一直考驗我內心承受力。發展海外市場要冒很大風險,過程中的起伏會影響你的自信心。我的經驗是必須放下心中的顧慮。另外,運動員身份占據我個人認同的很大部分。放棄運動員生涯本身就是一次冒險。
——卡特里娜·韋伯
第三天的情形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很清楚。到午飯時間,我終于忍不住哭了出來。我感覺特別郁悶,心底總有一個聲音在說:“席瓦妮,你都干了些什么?放棄大企業里穩定的、年薪豐厚的高管職位去開公司。在業界里誰都不認識,也沒有客戶。這樣根本維持不下去!”那一天,我趴在桌子上傷心地哭了好久。
第三課:清楚自己的身價
第四天,令人激動的事發生了。我接到了一個電話,是本地一家麥當勞的經理約翰打來的。他們要辦一個“團隊建立日”,現在還需要一個人協助籌辦活動——在他們進行戶外團隊活動時參與組織和管理部分員工。聽到這個消息我特別興奮,我敏銳地覺得這個問題很重要。于是,接下來我問約翰:“您是怎樣找到我公司的?”約翰說他是通過韋恩知道我的。韋恩是我新近結識的一個朋友,他知道我開咨詢公司的事。韋恩當時太忙接不了這項工作,于是就向約翰推薦了我。
哇!真棒啊!瞧,有人已經在推薦我了!剎那問,我的心里似乎有個聲音在說:“你會沒事的!你是好樣的!”不僅因為我的第一位潛在的客戶給我打來電話,而且還因為它的身份是在全球有超過18000家連鎖店的快餐巨頭麥當勞!說實在的,當時我的腦海里全是美元的符號。
剛開始時,預約簿空白一片。沒有客戶,沒有目標市場,甚至連開展業務的場所都還沒著落。我于是開始設法逐一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我考慮的是哪些人會對我的服務感興趣。我發現自己鎖定的目標市場經常光顧一條街上的健康食品商店以及其他店鋪。同時也基于社會、經濟等因素的考慮,我決定選擇這條街作為自己開展業務的范圍。至于業務場所,我發現那家健康食品商店內部有一塊未用的空間很合適,于是就跑去說服了店主把這塊地方隔出來租給我用。
——凱莉·阿姆斯特朗(Kylie Armstrong)
于是,我又問了具體任務內容。聽得出來約翰在趕時間,他已經迫不及待地要掛線了。
……
書摘與插圖
初級評論員
創業非常需要熱情。
心情指數: 開心 閱讀場所: 咖啡館
發表于 2009-11-25 19:17創業非常需要熱情。寫的很好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