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州到杭州,成交金額從1億元到2.4億元,參會人數從10萬到15萬,網貨交易會(以下簡稱“網交會”)可以說是2009年度會展經濟領域里最閃耀的明星。以此為標志,在金融危機的“助推”下,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商業文明加速狂奔。
而我國經濟結構也處于大調整之中,以成都為龍頭的西部經濟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同時,伴隨著近年來西部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資成效顯著,西部產業結構調整也迫在眉睫。網交會此時來到成都,將帶來怎樣的驚喜?
西部產業結構調整迫在眉睫
10月底,國務院出臺《關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西部地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西部地區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積極發展技術引領型產業,提高航天航空、現代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國防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發展規模和水平。
《意見》高調提出產業調整升級正當其時。十年來,西部國內生產總值從1.7萬億增加到4.8萬億熏平均增長了11.6%,超過全國同期增長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9%,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但與經濟增長狂飆突進相對應的是,西部經濟采掘和原料工業所占比重大,產業鏈條短,發展層次低,產業配套不完善,資源消耗高,三廢排放量大。2007年西部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僅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6%,比東部低7.8個百分點。
西部經濟發展不能再走東部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老路,產業結構調整成為當務之急。高新技術產業,生態旅游產業,現代農業和服務業等新型綠色產業成為西部新寵。事實上,2009年國家4萬億一攬子計劃中,中央擴大內需投資43%以上投向了西部地區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產業振興、技術創新和災后重建等領域。
這與金融危機大背景下新舊商業文明的交替不謀而合。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商業文明告訴發展,在改變商業形態和商業規則的同時,也改變了企業的商業基因:誠信、透明、責任和全球化成為關鍵詞,在賺取利潤的同時實現社會價值最大化,成為企業的最高目標。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正加速成型,而西部,剛好趕上了這一節點。
在經濟模式轉型方面,西部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西部經濟沒有東部的歷史負擔,擁有廣闊的市場,不像東部依賴大企業投資拉動,而是中小企業自我生長驅動,而中小企業在商業模式創新上具有大企業不可比擬的優勢。內需市場、中小企業,成為西部經濟崛起的兩大潛在優勢。
西部產業升級的天時地利人和
事實上,由于目前中國經濟結構和發展模式,正從外向型的、投資型、國際分工底層、資源消耗型的東部沿海發展模式向內需型、市場型、搶占分工上游的更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新發展模式轉型。網交會之所以能在一年之內連續舉辦三屆,既是主辦者阿里巴巴[16.88 2.18%]集團旗下B2B和淘寶網當前中國兩大電子商務"巨無霸"企業的客戶、會員、渠道、技術等優勢資源的匯集所致,更是拜這一大經濟形勢所賜。
專家表示,近年來東西部經濟雖然相對差距縮小但絕對差距在擴大,西部應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大膽創新經濟發展模式,在承接產業轉移的同時統籌社會和經濟發展,堅定推進西部開發的信心。作為西部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一個起點,網交會建立的橋梁和市場在未來十年發展中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事實上,《意見》力推的九條措施保持西部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使西部大開發進入了深入推進的階段,這為西部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當網交會所依托的新商業文明遇到西部經濟,西部經濟將獲得下一個十年超越式發展的機會,獲得了不同于東部的全新的崛起模式。新商業文明遇到西部經濟獲得了最好的土壤和環境,有可能在西部率先成為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