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的動向
“我要像中糧收購蒙牛那樣,做文化的全產業鏈,從藝術品和藝術家資源到自包裝、銷售,最后將藝術品拍到全世界。” 閆利明計劃投資3億元資金進軍文化藝術品市場。
今年全國的800多場傳統藝術品拍賣會,他的團隊幾乎場場必到,像買股票一樣,吸納那些價值尚未被開發的、他認為極具升值價值的藝術品。
閆利明進軍文化的構思比《國家文化振興綱要》 的出臺還要早一些。文化產業在中國還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其投資回報周期遠比煤炭業要長許多。
“文化,同樣是一個暴利領域。投資文化,10年之后的投資回報將是100億;投資煤炭,10年后也會有100億”,他說:“所不同的是,煤炭是高危行業,文化是抗周期行業;煤炭是暴利,文化則是事業。它回報越往后越可觀……”閆利明說。
閆利明的選擇可算是個個案,在他身后的追隨者尚不多見。但仍有少數煤老板在觀望他的動向,淺嘗書畫藝術品這塊蛋糕。“如果文化產業因若干煤老板的介入而發展起來,受益的將不僅僅是山西。”山西省社科院一位學者稱。
實際上,相當多的煤老板選擇了房地產業。山西省煤炭工業廳的官員曾擔憂:“如此龐大的資金如果大舉進入房地產業,將是一場災難。”
煤老板投資房地產業的計劃遠不止山西省內。今年,山西煤老板頻繁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置業。北京地產大鱷潘石屹就曾爆料稱,建外SOHO、三里屯SOHO有一大半被山西煤老板買走。
與山西煤老板相熟的杜先生說,其認識的大部分煤老板都在投資房地產,另外一些相對保守的老一輩煤老板仍然鐘情于礦業。
閆利明透露,自己一個以前開煤礦的朋友現在跑到朝鮮搞了一個規模非常大的洗選廠,“通過一些關系”把朝鮮當地的鐵礦石運到東北地區鞍鋼一帶。“他喜歡暴利,撤出煤炭業后已經無法進入一個正常經營的行業。”
此外,記者了解到,手握超級游資的煤老板們,已成為日益壯大的炒金礦大軍中的新主力,菲律賓、印尼、南非、納米比亞、澳大利亞等富藏金礦的地區,都得到了煤老板們的光顧。
另有一些煤老板轉戰陜西、內蒙古和新疆地區,繼續開發金屬礦。不過,內蒙古、新疆、陜西、貴州等產煤省區也在復制山西的整合經驗。國土資源部等12部門此前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礦產資源整合工作的通知》,要求在2010年繼續推行礦產資源整合工作,煤、鐵、銅、錳在內的15個礦種仍然是礦產資源整合的主要內容。礦產資源產業對于民營資本來說已進入夕陽。
閆利明創立的小額貸款公司中同為煤老板的兩位股東,其中一個投資生產化肥,另一個則投資山西當地一家報紙。
煤商不屑基建和公共服務領域
當媒體記者出現在山西省煤炭工業廳辦公室,其負責人習慣性地皺起了眉頭。短短10分鐘內,他進進出出辦公室多次,期間手機的耳機線不曾從耳朵上摘下來,每次在辦公桌前坐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撥打座機電話。
“廳里的領導都下到礦區去視察生產,無法安排采訪。”他對記者說。山西煤炭工業廳其他各部門也對煤炭資源整合進展一事諱莫如深。
記者從知情人士那里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截至11月份,山西省原煤產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12%,其中非重點煤礦減少20.88%;全省安全事故累計比去年同期下降47起。此外,1-10月山西省原煤產量(調度數)為48995.84萬噸,同比下降7.73%。
與此同時,山西省發改委辦公室里也壓下來不少媒體采訪。其工作人員以委里領導“生病住院”為由稱采訪批下來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山西省內媒體稱,這是近來政府部門面對媒體的“拖字訣”。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3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