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整體發展良好
物流業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在過去的一年,物流業應對危機時的表現以及經濟的復蘇形勢讓很多人看好其今年的前景。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速由一季度下降3.3%,上半年下降0.8%,轉為前三季度增長2%,反映出物流需求在逐步擴大;前三季度物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呈加快增長態勢。從企業來看,2009年業務收入基本上經歷了一季度止跌,二季度企穩,三季度回升,全年比前一年略有增長的積極變化。整個行業運行呈現加快回升的積極變化。而中國物資儲運協會對65家主要倉儲企業的調查也顯示,2009年這些企業中有58家實現盈利,利潤也實現了9.6%的增長。
分析人士認為,這首先得益于政策的推動。產業振興規劃的出臺不僅增添了企業的信心,各地政府也切實加大了對物流企業的扶持、投入力度。以倉儲業為例,姜超峰介紹,去年一年呈現出諸多積極特征:一是物流園區的逆勢增長。據統計,2009年全國物流園區的總數要比2008年多200家,而且平均每個園區占地面積達到了10平方公里左右,倉儲設施面積保有量也在迅速增加;二是冷庫、液體庫、化工危險品庫等特種倉儲需求量迅速增加;三是期貨所交割庫和電子商務交割庫增加,更多的電子交易公司和網站開設了自己的物流中心;四是物流地產有一些新的發展,一些大型企業仍在逆勢擴張;此外,政府部門還通過財政補貼、貼息等措施給予物流企業以資金支持。
姜超峰表示,雖然實體經濟的萎縮使物流業遭受牽連,一些企業出現經營困難甚至破產,但也有很多企業通過種種努力有效抵御住了金融危機的沖擊,并從中學到了回避和化解風險的更多經驗,還借機苦練內功、加強培訓,使企業的服務質量和能力建設得到提升。
“2010年,經過了考驗的中國物流企業肯定會以一種新的姿態出現”,姜超峰說,預計今年中國物流業仍然會有較高的增長速度,“大概在10%左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魏際剛也認為,基于國際國內需求的回暖等因素,今年物流業的發展態勢將好于2009年。
魏際剛說,物流業的良好成長性也是一個重要的積極因素“中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進程從中期向后期邁進的過程中,這將創造出非常廣闊的物流市場,作為新興產業的中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態勢還將持續至少一二十年。”
尚存諸多隱患
雖然總體發展態勢良好,但散弱的發展基礎、尚不明朗的經濟走勢仍然給2010年中國物流業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有關部門對全國重點物流企業的統計調查顯示,物流企業前三季度主要運營指標雖然好于上半年,但仍呈普遍下降之勢。如貨運量同比下降1.5%,配送量同比下降17.3%,流通加工量同比下降16.5%。與此同時,企業效益繼續下滑,主營業務利潤額下降17%,近六成企業利潤額同比負增長,近一成企業虧損。
上述倉儲業調查也顯示,65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下降11%。“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現在社會庫存量太多,超過正常年份50%,這很有可能引發下一步的銷售不暢。”姜超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