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退出 后谷歌時代搜索戰爭一觸即發
欲走還留,欲說還休。選擇香港作為落腳點,谷歌暫別內地市場。不過,在外界看來,將服務器搬到香港也許只是一個過度方案,谷歌前景叵測。
代理商、合作伙伴、用戶、工程師、數萬個個人網站,那些最無辜的人;百度、搜狗、騰訊、BING那些最熱血沸騰的人,大家“攪拌”在一起制造著中國搜索市場最史無前例的熱度。
有含蓄的,有激情的,有張揚的,有婉轉的……
“爭搶谷歌的代理商和合作伙伴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其實就算我們不爭,它的代理商和合作伙伴也會給自己找出路的。”一位搜索市場的“玩家”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沒有“玩家”會放棄谷歌離開后的市場空缺。
從1月12日,谷歌的第一次公開表態可能離開中國市場時起,大家就都在蠢蠢欲動,“底下做了很多手腳,只不過這個市場格局不是一兩天能夠改變的。”

“靜觀其變。”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卜梓琴認為,短期內會是百度一家獨大的局面,但其他“玩家”一定會加緊分割谷歌空出的市場份額。
張朝陽的“戰書”
“我們已經做了這么多年,從來沒有放棄過,現在更加堅持,而且要發力搜索,希望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重新出發,逐鹿搜索市場的中原地帶。”
“本來想低調,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低調的時期再往后推遲吧。”3月24日,張朝陽興奮地在搜狐大廈“接見”蜂擁而至的媒體。
前不久,搜狐內部流出一封電子郵件:“針對搜狗的組織結構做出調整,為打破部門壁壘,保證一切資源,并確保搜索戰略的執行,CEO張朝陽將親自參與并領導搜狗搜索的戰役!”
早在大年三十晚上,借趙本山的小品,搜狐就把搜狗搜索和搜狗輸入毫不掩飾表揚了一番,并將搜狗推到2010年互聯網的聚光燈下——雖然贏得的并不都是贊揚。現在,在谷歌的背影還清晰可見的時候,搜狗作為搜索市場的重要玩家,第一個跳了出來,公開表示要搶谷歌留下的空缺。
張朝陽在谷歌身后放下豪言壯語:“我們已經做了這么多年,從來沒有放棄過,現在更加堅持,而且要發力搜索,希望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重新出發,逐鹿搜索市場的中原地帶。”
谷歌的決定并不突然,但卻優柔寡斷,雖然說了“再見”,卻還沒給出具體的善后方案,代理商和合作伙伴正在茫然無措中。
3月25日,張朝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搜狗早在1月份谷歌宣布考慮退出后,就開始和谷歌的廣告代理商展開談判,其中包括轉戶政策、降低開戶資金、關鍵字投放接口轉移等細節問題,“能接管多少就接管多少。”這些代理商掌握客戶資源,是可以直接帶來商業利益的,此時收編也是最好的時機。
李彥宏的潛伏
“ 百度有進一步擴張版圖的野心,它的本土化做得最好,版圖擴張會快一些。”
業界認為,谷歌的退出最直接和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百度這個中國搜索引擎市場的龍頭大哥。據艾瑞2009年發布的報告顯示,百度和谷歌兩家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63.5%和27.3%。
果然,就在谷歌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的第二天,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出現在百度貼吧中,一份名為:“百度應該進軍香港嗎?”的帖子,引來了網友的熱議。
在谷歌退出中國后,李彥宏的百度被認為是最有實力坐享谷歌市場的企業。而這種表態,“也正說明百度有進一步擴張版圖的野心,”卜梓琴分析道,“百度的本土化做得最好,版圖擴張會快一些。”
李彥宏除了在百度貼吧中小小地表了一下態,這種對它極為有利的局面,也讓他似乎并不急于炫耀自己,百度對于記者的采訪一律不予正面的回復。不過,從百度連創新高的股價來看,就能知道投資者多么看好百度短期的市場空間。
是一家獨大還是群雄逐鹿?記者在采訪中,多數人認為,短期內會出現百度一家獨大的現象,但無論是用戶還是廣告主,似乎都不愿意長期看到一家獨大的局面。
張朝陽表現確實夠火爆,但這也正是所有搜索市場玩家的真實心態,只不過大家表現的形式不同而已。
前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各家對渠道和人才的爭奪在1月份就開始了,同時在爭搶客戶方面,各家也分別推出了自己的營銷策略。“但代理商的爭奪并不容易,因為谷歌的代理商還要代理谷歌.COM的廣告,那也有不少的收入,他們不會輕易舍棄掉。”百度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在這場廝殺中,對于谷歌人才的爭奪,也是一個焦點。谷歌對于人才向來是最為重視的,但截止記者發稿時,谷歌中國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還沒有對員工做出具體安排。
據他說,一些重要員工的去留,谷歌中國可能會有不同的處理:一些重要的人才將會被轉到新加坡或是中國臺灣、香港工作。一些“被離職”的員工,賠償也不是統一的N+1方案。
“一些員工掌握著谷歌的重要客戶資源,一些員工掌握一些重要的技術,谷歌并不希望這樣的人才流入到競爭對手那里,對于這樣的員工可能會給出較高的賠償,同時讓他們簽訂保密條款。”顯然,谷歌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而較優厚的離職方案也必然能給競爭對手設置一定的障礙。
眾人的觀望
“谷歌和我們之間一直有人才的流動,也有人從微軟去了谷歌,又從谷歌回了微軟。”
各家第三方機構的統計數據不同,但排在前四位的都是百度、谷歌、搜狐、騰訊這四家企業。
相比張朝陽的張揚和李彥宏小小的激情,騰訊終于也按耐不住,在張朝陽公開宣戰的第二天(3月25日),騰訊公開宣言:SOSO獨立半年,感覺不錯。此前,騰訊長期采用谷歌作為內置搜索,后來騰訊意識到搜索的重要性后,于2009年9月3日與谷歌分手。SOSO獨立運行半年后,被艾瑞評為中國成長最快的搜索引擎。“SOSO將繼續專注于向海量用戶提供更好的搜索服務,并通過這一服務把廣大用戶的在線生活更好地連接起來。我們正在按既定規劃推進研發運營工作。同時,SOSO的廣告銷售體系和代理渠道體系已經初步成型,并在不斷完善中,我們也將與廣大互聯網服務商和渠道企業一起培育和拓展搜索行業市場,并共同成長。”
這是騰訊對于競爭的一個公開說法,而騰訊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這是含蓄地表達了今年要發力搜索市場的決心。
該人士透露,2009年下半年,SOSO就已經低調征集廣告代理商,為獨立運營撒網,同時也暗中布局廣告體系。“現在我們全國代理渠道網絡已經建成,一些大的廣告代理商也開始與我們合作。”
“我們目前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他看來,“騰訊有海量的用戶數,重要的不是與別人競爭,而是把這些用戶服務好,讓他們對QQ的應用延伸到SOSO上去,騰訊就能輕松贏得市場。”確實,QQ5億多的活躍賬戶是騰訊在競爭中的最大利器。一個是搜索窗口,一個是IM(即時通訊工具)窗口,馬化騰知道“合并的力量”,“與IM結合的搜索更有競爭力”。
此外,因為谷歌的退出,業界還有一類觀點,看好微軟的BING搜索。因為谷歌的用戶多為高端用戶,這類用戶更傾向于轉向BING。記者采訪微軟的相關人士,該人士表示,BING目前沒有太多的動作,更重要的還是把自己的產品做得更好用,只有產品好用才能贏得客戶。
對于外界傳言微軟已經從谷歌搶來了3名專業人士的說法,他表示沒聽說:“谷歌和我們之間一直有人才的流動,也有人從微軟去了谷歌,又從谷歌回了微軟。但要說這兩個月從谷歌挖人,好像還真沒有。”
相比微軟中國人士的婉轉,微軟美國總部倒更直接一些。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BING搜索團隊主管日前表示,微軟BING搜索將會同網站服務提供商緊密合作,今年春季將會提高其搜索的垂直覆蓋,以此爭取從Google手中搶奪市場份額,這樣將會更快更精確地把用戶和流行的網站服務與應用聯系起來。
“搜索”隱形的機會
谷歌搜索隱退,身后還有多少遺留的機會?
機會當然不只是這些。
一大批互聯網企業的內置搜索引擎,比如新浪、天涯、迅雷等,將因為谷歌的離開留下新的市場空白。
“新浪當然不會跟我們合作,但其他企業的合作機會我們都會去爭取。”業界一直流傳著搜索企業紛紛到谷歌挖人的說法,對此張朝陽表示確認,“現在出來的人狀態比較好,但價格卻是水漲船高了。百度、騰訊、雅虎研究院等都在搶人,還沒有結果。”
除了渠道和人才的爭奪外,搜狐跟所有企業一樣,認為現階段最重要的戰役是爭奪用戶,“在用戶這塊還有一場惡戰,但必須得在用戶的量上獲得真正的市場份額,才能夠談及未來的商業化。”張朝陽將用戶稱為“土壤”,能不能長出有價值的植物要看這個“土壤”有多大。
在記者的采訪中,張朝陽反復強調技術創新,“只有在產品品質上提高,才能使得用戶不流向百度而是流向搜狗。”張朝陽透露在幾個月之后,會給用戶一個驚喜,“到時候,你一定會看到不同的東西。”張朝陽對搜狗的創新充滿信心,“在創新方面,中國本土的互聯網公司毫不遜色。中國本土企業通過市場競爭和優秀的人才同樣能夠創新。”
張朝陽敢于第一個站出來宣戰,是因為在他的戰略中,搜狗搜索并不是一個孤立的產品,而是與搜索輸入法、搜狗瀏覽器三位一體互相拉動。3月26日,搜狗的輸入法發布5.0版,在這個版本中采用了云計算的技術,使得輸入法更加智能。搜狗輸入法確實獲得了用戶的認同,現在用戶裝機量已經超過2億,用戶使用率達到80%。另一個關鍵布局是搜狗瀏覽器,據悉,搜狗很快也將發布新版“雙核”瀏覽器,速度更快,“谷歌做瀏覽器也不是單純做瀏覽器,而是其整合戰略中的一部分。”張朝陽認為這三位一體的整合,是搜狗將來有可能在搜索領域勝出的關鍵。
雖然張朝陽表現最為主動,但他也清楚不是短期能夠拿下的市場,“谷歌的市場會萎縮很快的,但到底是百度獨大還是群雄逐鹿中原,幾家能夠分噬谷歌的市場,這是好幾年的戰爭。”
在谷歌的背后,一群虎視眈眈的公司已經伺機而動。
有的含蓄,有的激情,有的張揚,有的婉轉,但內心都在熱血沸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