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材料珍貴,制作也全部采用傳統手工工藝,紅木家具價格連年上漲,每套動輒達到數十萬乃至數百萬元。然而記者走訪北京市場發現,由于缺乏明確統一的鑒定標準,紅木家具市場出現大量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現象,嚴重損害消費者和合法經營者的利益。
天價家具遭質疑
2008年6月,北京銀基天創投資有限公司以590萬元的價格從北京勁飛紅木家具廠購買了10余套家具,其中包括紫檀、紅酸枝、花梨木等名貴品種。
今年4月,銀基天創的負責人無意間發現,一件紫檀條案底部的木料露出白色,隨后,又陸續在10余件家具上發現顏色異常的木料。銀基天創將5塊可疑木料送到專業部門檢測。
國家家具及室內環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依據G B/T 18107-2000《紅木》和G B/T 18513-2001《中國主要進口木材名稱》標準檢驗,該材種不能稱作紫檀。”
在銀基天創提供的《北京市家具買賣合同》中,家具名稱標稱為“紫檀”,質量標準為“一級”。銀基天創要求勁飛紅木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按照合同全部金額雙倍賠償。
5月25日,記者隨銀基天創的律師來到位于北京昌平區的勁飛紅木家具廠。勁飛紅木董事長吳新建認為,家具中出現其他木料不是故意造假,“一塊兩塊可能是工人不小心,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吳新建提出,按照輕工業部《深色名貴硬木家具》行業標準Q B/T 2385-2008的要求,只有標稱“全X X家具”,才意味著家具全部由這種木料制作;而像銀基天創的合同上只標稱“紫檀家具”的,允許有不超過10%的“邊材”。
吳新建稱,可以將出現問題的價值341萬元的紫檀家具,加價200萬元“回購”,若銀基天創堅持全部合同都要退貨,那就必須雙方尋找一家權威鑒定機構,將所有家具全部鋸開,逐一鑒定。
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北京凱亞律師事務所董來超律師,他表示,到底是“全紫檀家具”還是“紫檀家具”,經營者有義務告知消費者。如果經營者明知,而消費者不知,那么經營者就可能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存在欺詐行為。
此外,董來超認為,《深色名貴硬木家具》作為行業規范,也存在規定不明確、不詳細的問題,導致了雙方存在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