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碧桂園選擇第一次進入中國的MARITIM酒店集團合作,僅僅是權宜之計。最早碧桂園的酒店管理,如同其物業管理一樣,由集團自行成立管理公司來統一經營。為此,碧桂園酒店還挖過廣州很多五星級酒店的中高層。但碧桂園擴張的速度,讓酒店管理很快陷入困境。
“碧桂園已經到了不得不給自己的酒店找‘管家’的時候了。”這位分析人士表示。因為成熟的酒店管理集團往往附帶了苛刻的條件,但MARITIM這樣初次進入中國的管理公司,其管理費用以及品牌顧問的條款等都會比較寬松。碧桂園還在不斷和其他著名的酒店管理集團商談合作意向,MARITIM未必會成為碧桂園旗下所有酒店的“管家”.
新利潤增長點?
在國內地產商面臨調控大多選擇商業地產作為轉型方向時,碧桂園選擇酒店作為突破口顯得與眾不同。“在2008年調控之后,碧桂園的地產業務已經全面向廣東省內收縮。”國泰君安港股分析師姚峣指出。在這種背景下,碧桂園希望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和穩定的現金流來源也就可以理解了。“酒店業的特點就是現金流充沛,沒有壞賬。”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管理專家趙煥焱說。顯然,這點對于碧桂園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碧桂園酒店管理集團副總經理趙英華透露了碧桂園大力發展酒店的意圖:“房地產開發業務到底還能發展多少年?說不定到40年、50年之后,碧桂園集團所剩下的,就是這些酒店資產了!”碧桂園希望酒店資產成為非住宅業務的經常性收入來源,成為長期優質資產。
但酒店業到底是不是碧桂園眼中的“黑馬”?
“中國的酒店市場有望在5~10年內超過美國。”趙煥焱告訴記者:“中國酒店業正在上升,二三線城市的高星級酒店業市場前景更好。”
趙煥焱表示,漢庭、如家、7天等酒店今年一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都超過或接近了30%,北京、香港的酒店業務一季度整體增長都是10%左右。中國的酒店業正面臨著新一輪的上升。
由于一線城市酒店的逐漸飽和與激烈的市場競爭,2009年國內酒店的投資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酒店業的發展重點開始逐漸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轉移,其中天津、青島、三亞、珠海、重慶、杭州吸引了廣大投資者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