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網絡團購模式將拉動9.8億元的消費市場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民的增加,支付體系、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等,網絡購物日漸成熟,正變革著社會消費模式,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習慣。
“在網上逛街,不用出門,通過電子銀行支付,送貨上門,點點鼠標就完成交易,很方便。”陳曉靜說,2009年,她每月花在網購上平均有800元。
而且,貨品豐富且齊全,“幾乎沒有什么商品是網絡上沒有的。”陳曉靜感慨。目前互聯網上的商品已經達到數十億件之多,除了有形的貨品,無形的服務也同樣可以網購,從買保險到房屋租售,從水電繳費到手機充值都有。
另外,由于省去了店面租賃、銷售渠道等費用,網絡上不少商品的價格比實體店要低不少。來自卓越亞馬遜的數據也顯示,大宗電器商品直接上網買可以讓消費者節省10%—30%。
而隨著網絡團購模式的興起,價格優勢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顯,39元買兩張電影票外加一份爆米花和兩瓶飲料、1折吃大餐……據預測,2010年網絡團購模式將拉動9.8億元的消費市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姜奇平秘書長認為,網購對消費品的影響,在初期階段,主要表現在擠出暴利,后期則表現在給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選擇,促進生產的轉變。
據透露,二三線地區網購市場正在迅速崛起,已經占據了中國網購市場的半壁江山。專家分析說,這意味著網絡購物這趟快車的引擎已經由大城市時尚人群更換為馬力更為強勁的大眾市場。
“中國網購市場經過十年厚積,已進入薄發階段。未來還將有更為迅猛的增長。”主打網絡服裝銷售的電子商務網站凡客誠品副總裁吳聲表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