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戰略不能“漠視”網購潛力
2010年上半年,中國網絡購物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近3%。不過,中國網絡購物交易額尚未完全納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網購對消費的拉動率有多大,統計方法還正在研究中。
不過,3%這一數字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相當差距,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數據顯示:早在2007年,美國網購市場在其零售市場的比例為3.72%,英國是4.5%,韓國則高達8.65%。
而在電子商務專家、北京正望咨詢公司總裁呂伯望看來,目前,汽車、糧食、果蔬等很少進行網購銷售,在適合網絡銷售的服裝鞋帽箱包、數碼產品等日用消費品和時尚類產品等行業中,網購對消費的拉動作用要遠超3%。
姜奇平認為,網購將走過三個階段,現在網購在社會消費中還處于補充階段,以后將會逐步發展到與實體經濟并駕齊驅的階段,之后,還將進一步發展到引領、主導和帶動的階段。
專家指出,中國的網上零售貿易異軍突起,國家啟動內需戰略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
從政策來看,中央和地方政府明顯加強了對電子商務的重視力度。2010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積極發展電子商務”。這是“電子商務”第一次出現在國家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眾多省市積極響應。
阿里巴巴副總裁梁春曉建議,亟待形成與網商和電子商務相適應的政策、法規和法律等制度體系,期望相關政府部門充分借鑒和吸收成功電子商務實踐所“內生”的治理規則,逐步形成適應和促進網商和電子商務發展的“新規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