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關于汽車產業的“十二五”規劃正在由工信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緊張制定中,這份規劃的目標是將中國由汽車大國打造成為汽車強國。
根據相關報道,汽車產業“十二五”規劃的關鍵是提高自主品牌創新市場份額,掌握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鼓勵企業重組兼并形成大型汽車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央財政1000億元投入新能源汽車;其中500億元作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00億元作為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的節能汽車推廣支持資金;100億元作為新能源車零部件體系發展支持資金;50億元作為試點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到2020年,以混合動力為代表的節能汽車年產銷量達到1500萬輛,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汽車大國轉為強國
受工信部委托,由中汽協草擬的規劃草案中,對中國汽車產業的下一個五年提出了諸多量化目標。其中最受關注的數據是:中汽協預測2015年中國汽車銷量將達到2500萬輛,占世界汽車產量的30%。
分析人士指出,中汽協草案中的2500萬輛只是保守估計。如果以今年1700萬輛為基礎,15%的年增長速度計算,預測到2015年,中國汽車總產量將達到3000萬輛(內銷2500萬輛,外銷500萬輛)。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解釋說,由大變強,不是說只追求數量而不重視質量,這兩者不是矛盾的。數量和質量側重點不同,但不能割裂開來。
據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富昌預計,到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2億輛,意味著中國將真正步入汽車大國行列。
提升自主品牌市場份額
根據汽車產業“十二五”規劃,2015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國內市場份額將超過50%,其中自主品牌轎車份額超過40%。2015年,大型汽車企業應具備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自主產品平臺開發能力。
目前,我國自主品牌轎車的市場占有率不到30%。若2010年奇瑞、比亞迪、吉利、江淮、長安等自主品牌中堅企業銷量增幅能超過市場的平均增幅6%,那么50%的市場占有率這個目標就可以提前實現。
實際上,鼓勵自主品牌的快速成長在于鼓勵自主品牌提高核心能力,包括創新能力、技術以及產業鏈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長馮飛表示,由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是自主創新能力,新能源汽車發展是一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機遇;第二個是零部件產業,這也是我國汽車工業的軟肋;第三個是國際化運作問題。此外,還應重視汽車產業人才的培養和積累。
大力發展純電動車
當全球汽車產業面臨能源緊張和節能減排的巨大壓力時,新動力驅動被視作拯救和發展汽車產業的唯一路徑。
根據汽車業“十二五”規劃,小型化和汽車電氣化是中國汽車未來發展的兩大方向,2015年中國電動汽車保有量計劃達到100萬輛,動力電池產能約達100億瓦時。為此,我國計劃推動電動汽車產業鏈發展,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成為未來發展的核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