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果沒被搜索引擎收錄,就意味著在網上根本不存在,沒人知道你在哪兒
□盡管各搜索巨頭們宣稱自己的搜索尊重了自然排名,但搜索引擎的商業模式依然是競價排名的各種變體
□如果搜索引擎越來越為金錢所綁架,將是互聯網發展的悲哀
搜索引擎是未知狀態下發現有效信息的最有效方式。數據顯示,有84.6%的新網站是通過搜索引擎被發現的,而網站75%的訪問量來自于搜索引擎的推薦,另有41%的網民是通過搜索引擎進入購物網站。
搜索引擎因此具有了龐大的市場價值。但與此對應的是,搜索結果的客觀公正日益成為焦點。
排名,讓人歡喜讓人憂?
搜索強化企業依賴感
“搜索引擎太強大了。百度的份額超過七成,谷歌超過兩成,太多中小企業都倚賴他們帶來的流量。一旦排名降低,生意就大受影響。”一位浙江企業的負責人說。
數月前,該企業網站被某知名搜索引擎“封殺”,導致網站流量驟降三成以上。經過幾個月的溝通、努力和競價,最近剛恢復了搜索結果,但“封殺”事件直接導致企業被同城競爭對手趕超,至今元氣難復。
類似的現象不僅在中國存在,美國也有。美國一家公司的負責人說,該公司過去在谷歌搜尋引擎上名列第四,有一天突然業務下跌超過30%,一查,才發現公司被排除在搜尋結果之外了。排名第四時,生意一帆風順;一旦被除名,咨詢電話就乏人問津。提起這件事,該負責人心有余悸:“你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某種意義上,如果你沒被搜索引擎收錄,就意味著你在網上根本不存在,沒人知道你在哪兒”,一位互聯網專家說:“網民對搜索引擎的依賴很強,這正是搜索引擎價值的體現。但如果搜索巨頭過于強大,它也是企業,也是以獲取利潤為第一目標,這將會導致一種趨勢——如果你沒向搜索巨頭投放廣告,或動用其他關系,你可能就無法獲得有利的搜索排名!
幾年前,或許還有很多人不在乎這個排名。但在網民數量超過4.2億的今天,有幾個企業敢輕視?
贏了商機,亂了市場?
競價排名風波不斷
搜索排名在給企業帶來商業利益的同時,也為搜索巨頭們創造了獲取商業利益的新途徑——關鍵字廣告和競價排名。競價排名服務是一種按效果付費的網絡推廣方式,最初在1998年由Overtue公司推出,在國內則由百度率先推出。
企業購買該項服務后,通過注冊一定數量的關鍵詞,其推廣信息就會出現在相應的搜索結果中。每吸引一個潛在用戶點擊企業網頁,企業將支付一定費用。而所謂“競價”和“排名”,就是說同樣的關鍵詞,企業愿意為用戶點擊一次的出價越高,排名就會越靠前。這種基于搜索的廣告方式,解決了傳統廣告的有效到達率難題,網絡廣告的點擊率可高達3%以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