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騰訊、淘寶、百度、網易等互聯網巨頭紛紛“跨界”進入在線旅游分銷市場,這無疑是近期業界的熱點事件之一,其中尤以騰訊入股同程為高潮。面對這股互聯網企業集體的“跨界”風,我們不禁要問,是什么促成了這股風潮?
上述互聯網巨頭進入在線旅游分銷市場基本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以淘寶為代表的“商城”模式,即提供一個交易平臺,吸引大量的機票代理商、航空公司和終端客戶在線進行交易;第二種是以騰訊為代表的中間模式,即選擇少量幾家機票、酒店的代理商進行合作,負責向騰訊提供旅行產品;第三種是以網易為代表的代理人模式,干脆自己申請代理人資質直接出票。
其中一個有趣的現象值得我們關注:與淘寶直接按訂單向代理商收取交易手續費獲取利潤不同,部分互聯網企業在旅游產品分銷本身幾乎不贏利或利潤微薄。以最近發布機票預訂服務的網易為例,網易將所獲得的代理傭金悉數返給客戶,還有消息稱網易宣布至少未來一年內不采取通過傭金贏利。而騰訊的機票和酒店產品分別與藝龍和黃金假日合作,以機票為例,騰訊向預訂客戶返還的傭金高達3%-12%(以go.qq.com為例,測試階段僅對QQ會員開放),即使沒有將所獲得的傭金悉數返給預訂客戶,其所剩的利潤也稱得上是“微薄”。
既然有些互聯網企業進入在線分銷市場幾乎是“賠本賺吆喝”,即使是有贏利模式的企業,旅游分銷向來都不是他們的主營業務,這些企業近期的旅游分銷沖動都是從何而來的?個人竊以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完善服務鏈:縱觀騰訊、網易等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這些企業一直都在根據潮流熱點完善自己的服務鏈條。前些年博客興起,這些互聯網企業紛紛提供博客服務,后來視頻網站興起,原本沒有視頻服務的門戶網站紛紛提供視頻服務,2010年微博、團購興起,這些企業也紛紛推出各自的微博、團購服務。因為對這些企業來說,一旦自己的服務鏈條與潮流熱點脫節,客戶就有可能被競爭對手逐漸蠶食。隨著國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國內旅游市場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面對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這些互聯網企業自然要在自己的服務鏈條中完善旅游這個節點。
善用用戶資源:這些企業無不擁有巨無霸級的用戶群體,其中淘寶擁有近3億的注冊用戶,騰訊擁有近6億的活躍用戶,而作為國內知名門戶網站的網易,在國內的電子郵箱、博客、相冊、網游等領域均有不俗的份額,用戶群體也是數以億計。雖然這些用戶群體在旅行產品的質量上與攜程、藝龍等企業的會員群體存在差距,但也是一個蘊含巨大潛力的現成資源,面對在線旅游這塊快速膨脹的大蛋糕,充分利用好這個資源切入市場是這些互聯網企業的必然選擇。
門檻不高:與其他商品相比,機票、酒店都是標準化相對較高的產品,服務周期相對其他產品也要短得多,加上電子客票和在線支付的推行,使得分銷旅行產品對于這些互聯網企業來說幾乎沒什么難度,而且也很“省事”。所以,門檻不高相信也是互聯網企業對在線旅游分銷市場熱情高漲的原因之一。
放眼未來:從近年的形勢來看,在線旅游分銷企業以傭金收入為主的贏利模式在未來也許會逐漸發生轉變,市場最終將如何發展目前還言之尚早。所以,網易、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目前在旅行產品分銷上雖然不贏利或微利,但并不代表未來沒有贏利空間,只要成功占據了足夠大的市場份額,贏利模式可以根據市場的發展逐步謀劃,這種思路與當年門戶網站的發展有些類似。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