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供貨商認為“與家樂福談判十分棘手”,消費者眼中的家樂福很“霸道”,大生產廠商認為家樂福是根“雞肋”,于是大家都想“打倒家樂福”,但是進入中國市場16年的家樂福也有“兩把刷子”,面對種種紛擾,姿態總是強硬。數月來,先是與行業排名第一的康師傅,接著與行業排名第二的福臨門,在年度合同談判中“擦槍走火”,火藥味十足。直至昨日國家發改委以涉嫌價格欺詐對其予以重罰,先不說后續如何,至少目前市場各方都在——叫板家樂福
家樂福大玩“價簽戲法”觸怒了國家發改委。
1月26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的通知指出,家樂福等超市涉嫌價格欺詐等行為,并已責成相關地方價格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罰款,或最高處以50萬元罰款。
稍后,家樂福回應稱,將嚴格執行“五倍退差”政策,并將成立特別檢查小組進一步加強內部監督檢查工作及檢查頻率,并且將積極與各地的物價等監管部門進行溝通,邀請各地物價檢查部門的專業人員對家樂福相關負責人及員工加強培訓。
緣起“價簽戲法”曝光
從1月18日開始,經濟之聲《天天315》整整花了三期節目跟蹤調查家樂福,調查結果表明,多數消費者指出家樂福超市存在玩“價格游戲”的違法行為,情況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明明標為打折,促銷價卻和原價相同;另一種則是價簽上標低價,結賬時卻收高價。
此事引起了國家發改委的高度關注。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副司長陳志江介紹,國家發改委對包括天津、上海、廣東、武漢、沈陽、吉林、黑龍江、重慶、湖南等十多個省(市)的家樂福超市進行了隨機抽查,抽查結果表明,所調查城市的家樂福超市都有價格欺詐問題。
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的通知指出,檢查發現主要有虛構原價、低價招攬客戶但高價結算、不履行價格承諾及誤導性的標價標識等四種涉嫌價格欺詐的違法行為。
“我們已經部署當地主管部門,對這些店都要進行監管,同時要求家樂福總部對中國境內的所有門店進行自查自糾,如果他們沒有進行糾正的話,那我們就要采取強制措施,還得處罰它。”陳志江說。
下狠手為“殺雞儆猴”
國家發改委指出,這些行為違反了《價格法》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以及《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關于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的有關規定,構成了價格欺詐的違法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發改委對四種價格欺詐行為列舉了十分詳細的案例,其中,家樂福門店占絕大多數,沃爾瑪有少數店面,而國內只有“武漢市漢福超市洪山廣場店”一家位列黑名單。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