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高價陶瓷也被反傾銷令業界費解
但無可否認的是,多年以來,由于普遍的低成本競爭,我國陶瓷產業在國際市場屢遭“反傾銷”而備受詬病。
據了解,歐盟此次反傾銷立案已是中國陶瓷10年內遭遇的第6起反傾銷調查。2001年以來,特別是2008年連續遭遇來自印度、墨西哥、菲律賓、埃及、厄瓜多爾等國的反傾銷措施,部分國家的反傾銷稅率更是高達200%以上。
大量的反傾銷措施嚴重影響了我國陶瓷產品的出口。2005年韓國對我國出口瓷磚反傾銷立案調查之后,僅廣東一省,當年1-11月對韓瓷磚出口總面積和價值分別同比下降34%和26%,其中釉面磚出口總面積下降36%。
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國外貿易保護主義時有抬頭之外,陶瓷行業長期以來的低成本擴張、低價競爭策略也是頻繁遭遇反傾銷調查的原因。藍衛兵坦承,雖然絕非長久之計,但我國陶瓷產業的確存在普遍的價格戰。
新中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瓷磚在歐洲多為中低檔產品,被強征懲罰性關稅后,很多品牌沒辦法過分壓縮價格,可能將大面積失去歐洲市場。”
他認為,被“反傾銷”意味著陶瓷行業長期低成本競爭擴展的策略已難以為繼,但反過來陶瓷企業也可以此為倒逼機制,加快發展低碳及高附加值產品,及早實現整個產業的有效轉型。
但值得關注的是,在本案中,涉案產品不僅是低價產品,眾多高價產品也赫然在列。
本次反傾銷案被歐盟抽樣的東莞唯美集團的董事長黃建平稱,他至今不明白,產品經過幾個中間環節進入歐盟市場后,價格已經不低,為何還被反傾銷,而本次反傾銷名單中,包括馬可波羅瓷磚、BOBO薄板為代表的高端產品也被列入了。這些產品在銷售價格上不低于歐盟本地企業的產品,而且從技術研發到產品設計都是原創,為何被反傾銷。
同樣心有不甘的還有不少以高端產品為主的制造商。
以生產高端生活陶瓷著稱的深圳永豐源海外營銷人員表示,永豐源產品質量沒得說,簡直是將陶瓷當珠寶來做的,高端產品可與歐洲最高檔次的產品媲美,而且他們有些產品系列在歐洲超市的零售標價已達第一序列。但是沒有銷售渠道,只能委托歐洲的代理商,代理商說要多少貨就發多少貨,至于產品在零售終端的表現,很難及時掌控與得到反饋。
業內人士透露,對于國內出口陶瓷企業來說,問題不僅僅在檔次不高、價格偏低的大路貨,最大的問題是產品同質化——— 同質化產品加劇了競爭,導致集體失去議價能力。
外來壓力倒逼新一輪產業升級
記者獲悉,目前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已開始與企業商討采取非常應急措施,接下來將與中國五礦商會一起,與歐盟進行更多層面的協商與接觸,希望化解這次反傾銷危機。
龍永圖日前對此案接受采訪時就表示,中國制造業是朝陽產業,丟掉了制造業,就是自廢武功,轉型升級并不是要將傳統產業丟掉,而是要將行業做精。陶瓷業遭遇的反傾銷不值得懼怕。反傾銷對中國的貿易不會產生實質性、災害性的打擊。
龍永圖說,對于包括反傾銷在內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國際上多次對中國陶瓷展開反傾銷調查,癥結在于這些國家還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不過咬牙再堅持5年,這個條款就失效了。“我們的傳統制造業能夠頂住這5年,只要各個行業能夠規范運作,而且能在價格上進行協調,我們的勝算會越來越大。”龍說。
藍衛兵也認為,陶瓷企業應該把此次反傾銷看作是倒逼機制,借此推動全行業盡快轉入新一輪產業升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