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資產占多數**********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雖然掛牌轉讓地方項目的原因有所不同,但是八成左右掛牌項目處于高額負債或虧損狀態的現實,足可以看出央企的甩包袱之舉。
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周曉莊告訴本報記者,央企地方項目的清退一方面是響應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另一方面也是自身作為市場主體的市場行為。“增加一些好的項目,淘汰差的項目都是正常的。”周曉莊說。
“在國資委房地產退出令的背景下,同時趕上了集團公司主營業務發展與規范的轉型,所以把既不是主營業務,效益也不好的項目掛牌轉讓,以便騰出資金發展主營業務。”中國工藝(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王志杰對本報記者表示。
中國工藝此輪掛牌出讓的華茂置業和中藝聯合工貿有限公司30%股權,都屬于優化主營結構。2010年末華茂置業的資產總額為18億元,負債總額13.5億元,主要資產為北京東四環中路的美羅城購物中心;而中藝聯合工貿2010年雖然實現營業收入141776.38萬元,但凈利潤僅為515.87萬元,考慮到公司在該項目上所占股權比例較低,為了規范管理與加強國有資本的控制力,所以將其掛牌。
而對于較多的礦業項目的轉讓原因,央企給出了自身結構調整與地方礦業開采政策變化等客觀因素,盡管如此,礦業項目的虧損仍是其不可否認的事實。**********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根據年度審計報告,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拋售的甘肅中盛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拋售的四川農戈山多金屬礦業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分別虧損1341萬元和255.79萬元,前者2011年前2月凈虧損452萬元,后者虧損8.28萬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四川農戈山多金屬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農戈山鉛鋅礦項目目前整體處于停工狀態,能否開工以及何時開工,都還是未知數。**********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當然,項目自身存在問題也是原因之一。資料顯示,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旗下華泰黃金礦業公司礦區所占用土地為租賃土地,存在產權瑕疵事項。同時由于歷史原因,此轉讓項目評估范圍內的尚家溝礦區采礦權,是否涉及國家投資和是否需繳納礦業權價款,目前也無法確定。
“因為存在難以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項目轉讓方一般會優先將這樣的項目推向市場。”上述北交所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除了歷史原因之外,央企地方項目虧損也有自身投資或經營失利的因素。比如仍處掛牌期的西藏中金礦業有限公司,2008年9月以2172萬元的價格被中國黃金集團子公司中金黃金收購,但3年之后,公開的掛牌價格降到1913萬元,單從價格上就損失了259萬元。
“央企經營部分輔業項目市場整體衰退,經營效益逐漸下降,導致地方項目虧損。”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認為,央企部分地方企業項目雖然是當地的優勢產業,但是由于經營范圍過大,地方項目在市場供求調節、提高主營業務競爭力方面政策執行力度效率低下,導致經營業務陷入惡性循環,從而出現虧損。
“自己手里沒有資源支持它的發展,而其他實體或個人的進入卻可以做得更好。”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一位央企新聞發言人表示,類似這樣的項目應該毅然決然地轉讓出去。**********本o文o來o源o于o創o業o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地方擴張隱患**********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本報記者從青海綠色經濟投資貿易洽談會組委會了解到,將于6月份在西寧召開2011“青洽會”,確定了包括央企投資項目在內的簽約目標任務1500億元。中鐵、中鋁、中電投、中石油、中石化、中國五礦等央企已經確定參展青洽會,其中部分央企將在會上簽約落地青海的合作項目。
但跟青海比起來,攜帶龐大招商團進京招商的廣東、甘肅等省份在榜央企的規模與方式上要略高一籌。3月2日,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帶隊赴京召開與央企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簽約項目共208個,總投資超過1.1萬億元。同樣在3月,由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帶隊的廣東省政府招商團來到北京,與71家央企先后簽下249個合同項目,總投資2.539萬億元。
而早在前兩年,安徽、湖南、浙江、江蘇、四川、江西、上海等十幾個省市與央企舉辦了對接活動,項目簽約額都在千億元以上,涉及的行業包羅萬象。**********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近年來,央企進行了全領域、全產業鏈的擴張,假如未來可能存在經濟波動,央企的虧損面就有可能擴大。”白朋鳴對本報記者分析說,從產業鏈角度來看,央企近年來無限整合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這將使得央企的經營范圍繼續擴大,而經營范圍過大意味著主營項目的核心競爭力被稀釋,有可能導致上游經營項目市場衰退,產生大量的賬面浮虧。
從經濟形勢來看,2011年全年“高經濟增長,高通脹”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政府經濟政策趨于治理通脹的影響,而隨著經濟通脹治理的結束,緊縮性貨幣政策會導致實體經濟整體減縮。“由于央企的經營領域過于繁多,公司政策執行力度較慢,極有可能導致央企二三級公司由于政策執行力低下從而出現虧損。”白朋鳴說。**********本o文o來o源o于o創o業o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為防止目前大規模的央企轉賣地方項目再次發生,白朋鳴指出,央企的地方擴張應當著重注意兩個戰略目標,首先,應當保持經營項目盈利的最基本目標,央企的地方擴張在于整合市場,達到將央企“做大做強”的根本目標;其次,提高經營項目的核心競爭力,由于央企的經營范圍過大,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稀釋比較嚴重,央企在地方擴張也應當注意積極提高經營項目的競爭力,維持央企經營業務的穩定。
“央企有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責任,從這一點來看,央企在地方的投資擴張無可厚非。”周曉莊認為,央企的地方擴張既要符合國家戰略,同時要根據自己的行業特征進行自主謀劃。**********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她還告訴本報記者,央地對接中,要讓地方企業自己選擇是否以及如何與央企合作,政府盡量不要行政干涉地方企業的市場行為。
同時地方政府在接納央企時不應當過于盲目,應該考慮到地方發展的實際情況,盡可能選擇補充性經營項目進駐,從而避免擠壓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過度引入央企有可能導致地區經濟發展模式單一化,不利地方經濟的長期發展。”白朋鳴提醒說。
對此,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專家殷大衛持相同觀點。“央企與地方都要有所選擇的進行合作。”殷大衛告訴本報記者,央企投資地方應該是主要選擇那些地方不具備實力或難以企及的一些領域,比如高新技術項目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