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批中小企業倒閉”的傳言正不脛而走。溫州知名企業崩盤的消息也如重磅炸彈接二連三炸響。
清明節后,坐落在溫州工業園區機場大道的江南皮革,老板黃鶴攜妻兒一去不復返,扔下拖欠104家供應商的1.63億欠款,以及涉及10多家銀行的債務。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4月下旬,溫州知名餐飲連鎖企業波特曼因老板嚴某突然“失蹤”而停業。嚴某在離開溫州前給當地政府留下一封信,稱自己遇上經濟危機,希望政府出面協助。
5月下旬,樂清老牌的電纜業巨頭三旗集團爆發財務危機,公司因欠銀行1.23億元貸款被起訴。
溫州真的在發生“企業倒閉潮”嗎?這場危機的波及面到底有多大?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連日來,本報記者就此問題赴溫州實地調查。遍訪當地多家政府部門和多位企業主、官員。所發現的情況是,目前溫州尚未出現大面積的企業倒閉潮,但廣大溫州企業生存狀況正陷入多年來的最低谷。
溫州官方的多項調查顯示,2011年前三個月,溫州眼鏡、打火機、制筆、鎖具等35家主要出口導向型企業利潤同比下降約30%,虧損面占1/4多;全市企業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認為當前資金吃緊的企業占到42.9%。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現在企業的困難遠遠大于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這是當地多位企業家和官員的共同評價。“每個人都很緊張,苦苦撐著,咬緊牙頂住。” 溫州龍灣區的皮革制造商劉秋同形容說。
消失的利潤:從一塊錢到一毛錢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劉秋同(化名)做皮革生意已有十年以上,他的工廠年產值達1.5億多元,工人近300人,他自稱在溫州龍灣區“也算是納稅50強了”。
然而今年5月初月度盤點時,他發現2000多萬的產值最終毛利計算下來僅有20多萬,“我懷疑是不是算錯了?10多年來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我簡直覺得無法跟股東們交待”。
這是今年上半年來原材料大幅上漲導致利潤被壓縮所致。劉秋同為本報記者列出其2008年與2011年的成本簡要清單,這份清單顯示出成本上漲的大致數據:
原材料:2008年約1500萬/月,現在約1700萬/月;
助劑:2008年約200萬/月;現在約250萬/月;
電費:2008年約50萬/月;現在約65萬/月;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煤費:2008年約75萬/月;現在約90萬/月。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