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底,開發商忙著沖業績,中介也忙著拿獎金。同樣是賺錢,辦法卻不同。雖然沒有直接定價權,房產中介也使出了“勸賣家降價”、“幫換房者墊款”等招數來促成交易。
大勢轉變:勸業主降價
回想起幾天前賣房的一幕,葉老師還是忍不住笑出來。她告訴記者,“幾天前,中介給我出的價格和我的預期差了4000元/平方米。我問為什么?中介說了一堆我們這樓位置戶型的缺點,讓我也覺得房子不值我報出去的價格。但是,另一天我在樓道碰到中介帶著看房人,卻一個勁兒地說我們這樓的戶型如何稀缺。原來這是戰術啊。”
“記得幾年前,有中介建議我出手這套房,一直都在幫我抬價,沒壓過價。”對比這前后差距,葉老師感言:“也能理解。那時,中介越是抬高房價,賺的中介費就越多。如今,也不指望一筆多賺多少錢了,只要賣出去能賺就成吧?”
據中原地產市場分析人士透露,目前大多業主惜售,不愿意低價賣房。“但依舊有部分房子在較大幅度的下調降價后成交,一種是業主著急用錢,二是對后市比較悲觀,三是少部分存在急迫的換房需求。”不得不提的是,賣方市場在向買方市場轉變,“總體而言,現在和業主議價的空間加大,且價格也相對好談一些了。”該人士透露說。
交易低迷:推“墊資”湊數
幾個月來,房地產中介關店的消息頻頻傳出。對此,一線大型房地產中介回應記者稱,大公司都有生存之道,均在拓展新的業務。
買賣房子不是雙方的事情,能有第三方出來給創造條件也是很關鍵的因素。正是抓住雙方這樣的心態,鏈家地產萬年花城(資料、論壇)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的一個新業務:“我們和多家銀行都有合作,可以幫著你辦理消費抵押貸款。等銀行審批通過到放貸之前,鏈家可以先幫您墊款,我們只收取一筆手續費,無論這筆錢是在您這用幾個月。”
該工作人員介紹,這項業務對于換房者來說很實用,“很多想換房子的人都因一買一賣的資金問題而猶豫,推出這個業務能幫買房人在短期內解決資金問題,我們也能獲得賣房的收益。”
晨報記者 王麗婭
炒房客小賺就出手
“粗略估計一下,就賺了十幾萬”
除了開發商、中介著急賣房,急于“跑路”的還有炒房客。
兩年前,小趙在北五環投資買了一套總價80萬元的小戶型,手頭不寬裕的他,當時把自住房子辦了抵押貸款來付首付。“現在有人要130萬元買我的房子,除去抵押貸款的利息、房貸的利息,粗略估計一下,就小賺了十幾萬元。”小趙說。
相比頭幾年炒房客翻倍的收益,小趙坦言自己入場已晚。“現在出手也是不得已:一是房貸、抵押貸還款,月月不少,明年加息后還得會更多,家里快入不敷出了;二是大勢并不看好,或許明年出手,即使價格比今年低也沒人接手,那樣就更麻煩了。”
小趙表示,現在要拉住一個買房人很不容易。“看房人是不少,看了房子什么也不說,也不還價,這讓人心里更沒底兒!”
晨報記者 王麗婭
“我現在住的這套賣不出去”
換房人:現在著急也沒用
換房者:反正要買的和要賣的是齊漲齊降
“之前還很積極地看房子,但現在也著急不起來了,因為我現在住的這套賣不出去。”小丹無奈地說。
生完孩子的小丹夫妻馬上就感受到一居室空間的局促,于是有了換房計劃。按照政策,小丹要把自住這套出售,才能再享受到首套房的優惠政策。“一是貸款利率差別大,二是只有賣了手里的房子,才能有錢再買呀。”小丹表示,現在把房子掛出去,看房人也不積極看房,著急也沒有用。“反正要買的和要賣的房子都是齊漲齊降,再等等看吧。”
與小丹同病相憐的并非少數。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的調研顯示,在國家出臺了最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9個月后,一買一賣的客戶比例占到40%至50%,但其中大部分停留在看房、觀望的階段,實際出手的較少,這也是為什么樓市成交量一直低迷,庫存量持續高位的重要原因。
首次購房者:150萬元的房子都在哪兒?
網絡編輯小李恰逢結婚年齡。小李早就盤算好了,在近郊買個150萬元左右的房子,其余的錢買輛車方便出行。“但是150萬元的房子都在哪兒呢?” 小李說。
亞豪機構統計顯示,隨著房價下跌潮的到來,北京市總價在150萬元左右的樓盤明顯增多,從區域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通州、順義、大興、房山、昌平,雖然還在郊區新城,但由原本的新城偏遠區域已開始蔓延到新城核心區,這些房子都頗受購房人關注。晨報記者 王麗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