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經信委監測結果顯示,導致企業接單難的因素中,原材料價格波動、用工、用電、流動資金緊張等因素分別占了57.2%、34.6%、43.8%、29.2%。身為溫州市政協委員的黃發靜2010年進行了一項有關“溫州企業外遷和投資環境改善問題”的調研,結果顯示,不論土地、勞動力、原材料等要素資源還是制度供給,溫州民營企業都已失去優勢。
現實玻璃門的夾縫
周大虎一心想把打火機行業傳承下去的他,為表明讓兒子接班的心意,在前幾年甚至將其改名小虎,但如今周小虎的精力都轉移到了新開的西點連鎖商業上。
在最風光的上世紀末,溫州打火機行業協會的每次年會都熱鬧非凡,除了會員企業,還有政府要員捧場,頗受重視。“如今,協會是越來越冷清了。”協會秘書長邵穎甚至擔心,2011年的年會,還有幾家企業參會,有多少領導道賀?
仍在堅持的李中堅同樣流露出對前景的悲觀情緒。10年前,東方已經雄心勃勃地涉足品牌專賣店,而后卻因反傾銷、CR法規一系列貿易摩擦中止,“似乎這個行業已經沒有什么機會了。”他表示,這幾年政府對打火機行業的關注,和10年前中國“入世”時不能同日而語,那時上至商務部都經常會派相關人員對中小企業進行指導、幫助。
“主要是大部分人都嫌制造業利潤低,而政府對扶持新興產業更有興趣。”對此,周大虎也頗為無奈,一心想把打火機行業傳承下去的他,為表明讓兒子接班的心意,在前幾年甚至將其改名小虎,但如今周小虎的精力都轉移到了新開的西點連鎖商業上。
黃發靜透露,已經轉戰的打火機老板在其他行業中也碰到不少困難,“做得好的沒幾個。”對于政府提出的產業轉型政策,黃發靜提出異議,他認為,制造業是市場經濟發展之本,打火機行業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關鍵還是怎么做。在企業家堅守實業的時候,政府更應該推出切合實際的政策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而不是一味強調轉型。“當企業家處于多個現實玻璃門的夾縫中,連基本的國民待遇都成為一種奢求時,如何樹立信心?我很擔心,照此下去,打火機這個產業會在我們這一代消失。”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