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按北京時間進行作息
太空13天,“住”也是重頭戲。與神舟飛船六七立方米的狹小空間相比,天宮一號上航天員15立方米的活動空間寬敞了很多,更適合長時間居住。載人飛船系統總指揮何宇說,活動空間有兩個睡眠區、一個儀表顯示區、一個空間科學實驗區、一個在軌鍛煉區。設計和布局上注重私密性的考慮,航天員可以拉上兩個睡眠區之間的簾子,調節燈光,從而在每24個小時就要經歷16個晝夜的太空中營造出“夜”的感覺。
航天員的睡袋固定在艙壁上,因此航天員看起來是站著入睡的。睡袋外面是淺藍色,里面是白色,頭部有防護,同時配有防止艙內噪聲和光線的耳罩、眼罩。
航天員系統總體室主任劉偉波介紹說,航天員的太空生活將按照天地同步原則安排,進入組合體運行階段后按北京時間休息和工作。
劉偉波說,在晝夜更替頻繁的太空按照天地同步原則安排任務,白天進行工作,晚上以休息為主,再進行相應調整,有助于航天員保持健康。
“關于航天員在太空的作息,早在載人航天事業剛剛起步時就進行過研究:在太空,一個晝夜90分鐘,是一次循環好還是多次循環好?研究表明,在近地軌道的飛行中,保持人固有的生物鐘效率最高、健康保持最好!
“這種框架和安排是合理的,但也存在需要調整和優化的地方!眲ゲㄕf,因此專門為航天員提供了地面支持,協助航天員對太空生活進行調整和管理。
“整體上會排一個每日的工作計劃表,但具體怎么完成,由乘組來協調決定!眲ゲń榻B說,此前的載人航天任務,對任務時間的要求精確到分鐘,是完全程序化的。而這一次更為人性化,“航天員將按照自身工作節奏和邏輯安排飛行任務”。
航天員剛到一個新的環境會比較興奮,可能出現短期內睡眠不足的情況。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醫監醫保研究室副主任蓋宇清說,地面將對航天員進行干預,提醒入睡時間!叭绻教靻T由于工作太多導致休息時間不足,我們會建議放棄一部分工作,以保證睡眠!
動:穿“企鵝服”對抗太空微重力
與以往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相比,這次航天員的空間駐留時間由幾天增加到十幾天,空間微重力成為太空生活的頭號“強敵”!叭嗽谑е貭顟B下長期生活,沒有力的作用,人的肌肉會萎縮!焙教靻T系統副總設計師李譚秋說,這一次將為航天員設計一些專門對抗空間微重力的小設備。
純白色的“企鵝服”是其中之一! 企鵝服 中有很多彈性的帶子,有點像地上的拉力器,航天員穿上后,通過力的作用,實現肌肉的鍛煉!崩钭T秋說,這種失重防護對抗設備可以套在航天員的日常服裝外面,每天訓練一到兩個小時。
航天員回到地面后,耐力會下降,平常很簡單的站立會變得困難,在這一點上女航天員會表現得更為明顯!皣廨d人航天經驗證明,在太空的強化鍛煉是有效措施,可以減少回到地球后的恢復時間。”李譚秋說。
而作用在大腿部的淺咖啡色套袋則是通過加壓的形式,防止在微重力條件下體液回流到腿部,導致大腦血液過少而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兩套“企鵝服”與套袋,在天宮一號發射前就已裝置在目標飛行器中。它們將迎接遠道而來的航天員,為13天的太空之旅提供身體鍛煉保障。
樂:太空游戲也是科學實驗
13天的太空生活未免枯燥,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對此設計了一系列娛樂項目。“航天員可以與家人、朋友進行天地間的溝通與對話,他們在太空也需要來自地面的支持!标惿茝V說,電話、電腦帶上了太空,航天員可以在艙內欣賞自己喜歡的電影、電視劇等文藝節目,同時相機也被送上了太空,航天員將親手記錄太空中的場面。
此外,天宮中的每個臥室也都裝有電話,便于航天員們互相聯系。通過儀表顯示區,航天員可以實現與地面之間的天地雙向可視通話,首次實現跟地面的視頻聯系。
為了讓航天員的太空生活更有趣味,天宮上還特意設置了一些小“驚喜”!拔覀儼岩恍┬|西藏在 天宮 里,讓航天員自己動手去尋找,希望能給航天員的太空生活創造更多快樂!鄙w宇清說。
航天員在太空中的游戲項目,有些并不只是簡單的娛樂,而是與科學實驗相關!昂教靻T很多時候是邊玩邊做科學實驗,檢驗在失重環境下人的操作反應、認知決策的變化!标惿茝V說,這樣的游戲不僅能獲得科學實驗數據,也使太空生活不再枯燥乏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