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最大的圣誕用品生產基地,每年9~10月本該是義烏外貿企業接單的高峰期。但今年,不少貿易商紛紛訴苦:過去火熱的“圣誕季”到今年已經好景不再。
事實上,寄望于節日消費對市場起到提振效果,從而促進我國全年外貿進出口實現10%左右增長目標的想法可能較難完成。加之,近期公布的外貿數據超預期疲軟,成為外貿新政最直接的催化劑。
外貿政策適逢其時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的持續下行和企業的頻頻呼吁,讓每一次經濟數據的公布都成了業內外人士關注的熱點話題。
8月經濟數據公布后,更是引來一番熱議。
只是,議論話題不再僅僅圍繞各項指數,國務院在8月數據發布的第二天公布的“外貿國八條”更是成為了關注的熱點。該條例確定了包括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確保準確及時退稅等八項促進外貿發展的措施。
分析人士表示,此番政策出臺意在拉動低迷的外貿市場,在最后一個季度沖刺全年外貿進出口10%左右的增長目標。
對于不少外貿企業而言,“外貿國八條”的出臺適逢其時。由于外貿企業目前的處境非常困難,新舉措可以幫助企業加快資金周轉、解決融資難題并降低成本。
福建省外經貿廳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正積極研究措施,響應“外貿國八條”政策。事實上,早在今年五月,福建省外經貿廳、福建省口岸辦就牽頭起草了促進出口二十六條措施,從提高通關效率、改革通關業務、支持加工貿易保增長、實行擔保通關、完善企業分類管理、完善商品歸類管理、確保合法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七個方面促進貿易便利化。
政策在一定時效上的確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據福州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福建省外貿進出口971.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尤其是家具出口較快增長。統計顯示,服裝出口86.9億美元,增長8.8%;鞋出口64.3億美元,增長9.2%;農產品出口46.1億美元,增長9.4%;家具出口22.5億美元,增長17.9%。
電商漸成首選渠道
相較于線下好消息的接踵而至,網絡上的外貿溫度同樣升溫許多。“我們是去年在電商平臺上和南美的采購商對接上的,后來有過三次交易,金額差不多100萬美元。”晉江聲樂玩具有限公司林玉堅告訴記者,目前,通過電商平臺達成的交易共占公司全年出口總額的30%。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