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來本土奶源總產量年均增長僅1.29%,原奶收購價卻已攀至全球第四高
自三聚氰胺事件發生至今近5年來,國內奶源(生鮮奶)總產量年均增長率僅為1.29%,而國外奶源的進口量卻大增近500%!日前,廣東省奶協顧問、乳品行業專家王丁棉在2013中國乳業安全峰會上發表名為《中國奶業面臨機遇與挑戰》的報告,他指出,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和原料漲價造成產品成本上升,目前全國乳品加工企業近四成出現虧損。
國產奶源產量近五年幾無增長
羊城晚報記者發現,上述報告中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08年之前的10年中,國內乳品行業處于高速發展時期,生鮮奶產量的年平均增長率是17.4%。而自2008年發生三聚氰胺事件后至今的四年多以來,中國奶業發展速度明顯放緩,生鮮奶總產量年均增長率驟降到1.29%。其中2008年為0.87%,2009年為-0.98%,2010年為1.56%,2011年為2.1%,2012年為1.5%。
事實上,這4年多以來中國的人年均占奶量也幾乎沒有發生變化,僅稍微提升了0.3公斤。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的總奶量約為7.49億噸,人年均占奶量約為107公斤,但去年中國全年生鮮奶生產總量約達3825萬噸,人年均占奶量僅約為27.3公斤,只有全球水平的25.5%。
原奶收購價全球第四高
王丁棉同時也指出,中國雖是第三個產奶大國,但中國的奶牛養殖規模程度偏低,一些大型牧場的年單產水平雖已突破8噸,但飼養成本偏重,實際利潤偏低,中國的奶牛養殖成本優勢已不存在,收奶價格已大大高出全球平均價格。
據了解,2012年全球的牛奶收購平均價格,按《荷斯坦》對歐美亞洲等20個國家2012年6-10月份的奶價調査,每公斤折合人民幣為3.24元。而根據北京東方戴瑞乳業信息咨詢公司對中國28個省28個規模牧場的定點跟蹤調査,6-10月每公斤平均為3.90元。若將全國的大牧場及廣東牧場的高奶價與全國非規模牧場的奶價進行平均計算,2012年中國的平均奶價應該在每公斤3.40-3.50元這一水平范圍!斑@個價位在全球排列中已進入前五甲之榜,排在日本(7.20元)、韓國(5.70元)、挪威(4.90元)之后。”王丁棉說。
乳品加工企業近四成虧損
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和原料漲價造成產品成本上升,目前全國726家乳品加工企業中虧損的企業已接近40%。
王丁棉表示,奶源生產供給存有缺口,同時原奶收購價已失成本優勢,國內使用還原奶粉的企業更是越來越依賴進口奶粉,導致每年洋奶粉進口劇增。據悉,中國近兩三年來每年還得從國外進口60萬-90萬噸的奶粉及其他奶制品作為補充。而這個數字在2008年仍僅僅是14萬噸。
同時,中資乳品企業海外收購牧場、加工廠的動作也越來越頻繁,希望借此來應對“洋奶粉”、“洋牛奶”的奪食和原料成本的上漲。如早前就有光明乳業認購了新西蘭乳企Synlait Milk;去年11月上海鵬欣集團正式完成了對新西蘭16座克拉發農場的收購;年底伊利宣布擬在新西蘭新建年產4.7萬噸嬰兒配方奶粉項目;近日,廣東乳企雅士利也敲定要在新西蘭自建奶粉廠。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