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產業結構多元化也是韓國彩電企業一大優勢所在。韓國彩電企業往往不局限在彩電領域,其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產品和冰箱等白電產品都很優秀,就是圍繞自身品牌進行打造。而日本的夏普、松下等企業則是單條腿走路,深居黑電領域。這樣一來,一旦遭遇強大的競爭對手,就可能面臨整個企業的全面崩潰,無法實現一個產業的良性發展。
中國彩電十年
全面趕超日本
去年末,國內彩電企業TCL在京宣布2012年度全球平板電視出貨量正式突破1500萬臺,這是中國彩電企業首次全球年出貨量突破1500萬大關。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彩電企業中年度銷售量超過1500萬臺的只有三家:三星、LG和TCL。有關專家表示,在世界彩電格局向中國偏移的同時,國內彩電業全新的“雁陣格局”也正在形成。
據了解,迄今為止,我國能夠獨立生產大尺寸上游液晶面板的彩電企業僅有TCL一家。其他企業更多的是被動購買日韓企業液晶面板,然后進行后續的彩電組裝加工。梁振鵬指出,中國彩電沖出中國走向世界的關鍵一環就在于產業鏈的完整上。只有企業自身具備了上游液晶面板、元器件生產線,才能夠擺脫被動的競爭局面。
目前中國彩電產業鏈正在逐漸完善,上游液晶面板生產線也逐漸崛起,已經成功突破了日韓對液晶面板的壟斷局面。近年來,京東方、華星光電和中電熊貓等企業不斷上馬高世代面板生產線,國產大尺寸面板已經有了質的突破。其中,中電熊貓等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下屬企業共同出資組建合營公司,在南京建設第10代TFT-LCD生產線更被看做有望在今后掌握平板顯示產業新格局。
早在2009年,TCL斥資245億元建設一條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可以說是中國彩電企業走向上游制造的第一步。TCL液晶面板的投產,也標志著國內彩電企業逐步完善上下游液晶彩電產業鏈。洪仕斌對此表示,這是值得肯定的。國內彩電企業如果不去投建液晶面板生產線的話,日本、韓國對液晶面板的壟斷局面將永遠無法打破。
洪仕斌認為,價格優勢可以說是中國彩電目前最大的優勢。此外,中國彩電的另外一個優勢就是擁有一個“陣地”——中國市場。中國彩電企業可以打好圈地戰,只要把中國市場做好,就能立足于國際化的競爭中。雖然中國彩電企業與日韓相比,在技術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背靠中國市場,還是能夠讓中國品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未來十年里,中國彩電還是有很大的可能趕超日本彩電!睒I內專家普遍認為。在剛剛過去的1月,TCL成為首個單月出貨量突破200萬臺的中國企業似乎也在印證這句話。中國企業的產業鏈逐漸完善、市場彌補技術短板、坐擁低價優勢、背靠廣大市場,隨著中國彩電企業的不斷前行,日本家電企業深陷虧損泥潭,未來十年中國彩電全面趕超日本彩電將成為可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