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高科技產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等特點,特別是高風險的特點尤為突出。據統計,百萬個創新想法付諸實施后,成功上市的只有6個,接受風險投資的公司成功率只有10%。即使在世界上創業環境最好的美國硅谷,新開辦的高科技企業業績平平、虧損甚至顆粒無收的企業也占到了60%。
創業失敗,往往意味著創業者社會形象、經濟狀況等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創業者的激情和動力,進而影響到轉方式調結構的進程和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步伐。
我國對寬容失敗社會環境的營造高度重視,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強調,要把寬容失敗作為一種精神并大力倡導;《科學技術進步法》從法律角度要求營造寬容失敗、鼓勵探索的社會環境。因此,急需盡快建立和完善寬容失敗的社會大環境。
要樹立高科技創業失敗者也是英雄的社會理念。美國硅谷有一句名言:失敗并不可恥。正是這樣一種寬容失敗的創業文化氛圍,才是硅谷高科技產業得以蓬勃發展的“秘密”。高科技創業,要把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有一個從小試、中試再到產業化不斷創新、不斷成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伴隨風險,有成功也有失敗,這是科技發展自身的基本規律之一。高科技Cye創業者能拿出個人積蓄,或從風險投資機構爭取來資金大膽創業,即使失敗了,也充分體現出創業者過人的膽識和義無反顧的精神,證明他已然是英雄。當然,說高科技創業失敗者也是英雄,并不是縱容失敗、鼓勵失敗,而是呼吁全社會在贊美、獎勵成功者的同時,也能心平氣和地看待失敗和失敗者,能夠繼續給予失敗者以支持,從而鼓勵更多的人放心地投入到創新創業的大潮中。
要建立寬容高科技創業失敗者的社會機制。創業失敗后,創業者心中最強烈的愿望就是如何保證自己特別是家人體面地生活。創業之初的激情,創業過程中的經費追加,導致創業者往往會把全部積蓄都投到項目上,甚至背上一身債務,個人和家庭的生活有時根本無法保證。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可以考慮建立高科技創業失敗者優先救助制度,將其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給予相應的社會救助待遇,幫助解決面臨的現實生活困難。另一方面,由地方政府給予一定的創業風險補償,如高科技創業失敗,按企業項目持有人本人在企業注冊資本金中第一次實際現金出資金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補償,從根本上解決創業者的生活困難問題。
要制定出臺鼓勵高科技創業失敗者再次創業的政策措施。失敗是成功之母,在第一次創業失敗的過程中,創業者會總結很多的經驗和教訓,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對再次創業會有很大的幫助。各級政府應該對因高科技創業失敗而處于失業狀態的創業者及時提供各種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幫助他們重新就業,在新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特長。對那些立志重新創業的,要具體分析第一次創業失敗的原因,對那些確實不是創業者本人原因而導致失敗的,政府應該在土地、資金、政策等方面大膽地予以支持,以幫助他們重新實現創業夢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