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鷗手表天貓官方旗艦店,一款售價3200元、折后價格在1600元的男士51限量經典復古海鷗手表一個月內被售出98只,一位購買該表的顧客評論:“支持國貨,第一次購買機械表,性價比很高,經典的款式,讓人追溯,讓人想去了解中國工業的發展。”
2012年“雙十一”這天,海鷗手表完成了1187萬元的銷售額,而這一數據幾乎是上年同期的十倍。自2011年6月海鷗表天貓專賣店升級為旗艦店后,半年的銷售額約有1000萬元,平均每月營收超過166萬元。
不僅因為觸網受到追捧,去年海鷗手表這個老品牌國貨更因為與上海家化集團股權合作一波三折引發關注,還與貴州茅臺等一起被評為中國最具潛力的十大奢侈品牌之一。海鷗手表真的“奢侈”了嗎?
海鷗“涅槃”
上海閘北區的新疆路上,海鷗手表專賣店吸引了曾在上海手表廠工作的程新(化名)的注意,2月初路過時,他特地進去轉了半個小時,并最后挑了一款海鷗手表。這里是天津海鷗手表在上海的兩家專賣店之一,店員表示,今年還有2家專賣店也將在上海開出。
說起海鷗表,40歲以上的人幾乎無人不曉,國內第一只自行設計和制造的手表就源自逾50年歷史的天津海鷗表廠。
但在國外品牌的沖擊下,海鷗表也曾兩度停產,海鷗手表廠內部人士周揚(化名)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不能讓海鷗表在我們這一代手中斷送掉”的想法下,1998年時任總經理王德明重整海鷗技術團隊,從電子表領域重回機械表制造,并且向更復雜工藝的機械表研發進軍。
此間,海鷗手表堅持自主研發,一一攻破了被譽為世界手表“三大經典技術”的陀飛輪、三問、萬年歷,并達到國際標準。
2007年4月14日,瑞士巴塞爾鐘表展(Basel World)上,盡管偏居一隅,海鷗自主研發制造的國內首只“三問表”、國際首創“雙陀飛輪表”等產品還是引起了震動,并斬獲訂單50多萬美元,打破了中國展團歷史紀錄。
一位手表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單陀飛輪的手表,國際品牌至少在40萬元,一線品牌達到60萬~70萬元,而海鷗價格在10萬元左右;雙陀飛輪的手表國際品牌都在百萬元以上,而海鷗價格僅在20萬元左右。
以相似質量和較低價格打進市場的海鷗表,也引起了國際品牌的注意。在2012年瑞士巴塞爾國際鐘表展上,海鷗表業集團再次受到國際知名公司的知識產權訴訟挑戰,最后成功化解。這已是2008年至今,海鷗手表的海外知識產權訴訟“四連勝”。
國內市場海鷗同樣面臨困境,“一些國際品牌利用自己的品牌優勢地位,常常以全面‘斷供’為要挾,脅迫中國經銷商將海鷗逐出表店。”周揚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