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日沸沸揚揚的中國英才網收購事件已正式落下帷幕,但傳言3000萬美元以下的金額遠遠低于超2億美元的投資,而2012年紅孩子的并購價格也不盡如人意,更早的華視并購DMG至今仍在法庭上不知何時有定論。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同捷科技完成了“閃電”出售,這些并購案例中有哪些共同點,又有哪些可以借鑒的創業經驗?投資界將為大家剖析近幾年飽受爭議的幾樁有VC/PE投資背景的并購“云圖”…… 中華英才網被接盤之謎:七年為盈利的“困獸之斗”
近日沸沸揚揚的中國英才網收購事件已正式落下帷幕,愛爾蘭上龍集團宣布,已與美國Monster公司簽訂收購協議,將后者在中國的業務即中華英才網ChinaHR.com納入旗下。在合并后的公司里Monster保留了10%的股權。
在收購之前,中國英才網經歷了近兩個月的動蕩期,其中包括公司裁員和出售價格的猜測,雖然最終交易的金額沒有對外透露,但最接近成交價的數字均在3000萬美元以下。
最早對中華英才網進行投資的是今日資本,其創始人徐新也曾擔任公司董事長。
自2005年,美國招聘網站巨頭Monster開始向中華英才網注資,金額為5000萬美元,占股40%。2006年年初,Monster再度出資1990萬美元收購5%的股份。并簽署了三年內上市的對賭協議。2008年Monster再次1.74億美元收購中華英才網剩余55%股份,當時對中華英才的估值為3.16億美元,到此,Monster對中華英才網總投資額為2.43美元。
歷經7年的合作,中國英才網的業績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去年第三季度,Monster凈虧損1.942億美元,來自中華英才網的損失達到2.33億美元,最終Monster最終以大幅折價的方式退出。同時對于中華英才網本身的影響還包括大批員工裁員、多位管理層更迭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等種種問題。不得不說,一家曾經在互聯網領域閃耀的明星企業就此隕落。
而對于中華英才網多年來的失利,外界分析有多種原因,包括高管任命、銷售組織、推廣策略,更多矛頭指向CEO羅秉權。
中華英才網前內部人士曾表示,2008年,中華英才網被Monster收購后曾經歷嚴重的中高層流失,銷售團隊也被砍掉了近一半。
而曾任AIG、香港友聯COO的金融出身的羅秉權,被質疑缺乏在線招聘行業的理解,銷售業務提成及銷售費用不斷被降低,打擊了銷售人員的積極性,同時中華英才網開始高薪引進大批高管。
中華英才網創始人張杰賢稱,中華英才網最重要的資產,品牌、員工和數據庫已逐一流失。他說,“我們也最終放棄了再次回購的想法。”中華英才網未來將走向何方,也將是接手方愛爾蘭尚龍集團的問題了。
紅孩子:創始人與投資方的決策博弈
2012年9月25日,蘇寧電器宣布以6600萬美元價格全資收購紅孩子。
此前紅孩子共進行過四輪私募融資,總額為8000萬美元,北極光創投、NEA和凱旋創投是紅孩子的主要投資方,共持有60%以上的股權,其他投資方還包括紀源資本、恩頤投資和賽伯樂投資等。有媒體稱,除賬面公布的資金外,紅孩子創始團隊還私下向股東借款9000萬美元。
與中華英才網不同的是,除了戰略路線的失誤,紅孩子更多是投資方與創始人的分歧。
紅孩子創立于2004年,創立時趕上了DM直銷模式在中國市場的輝煌時期,第一年就實現營收600萬元,第二年4000萬元,第三年1.2億元,第四年4億元。2008年時,紅孩子已經在全國有16個分公司,配送隊伍人數近2000人,營收首次突破10億元。
而2006年紅孩子完成了第二輪融資,北極光和NEA再次投入300萬美元,持股比例也由30%上升至50%,創始人李陽和楊濤邀請沛欣擔任公司CEO,負責與投資人及外界溝通,李陽和楊濤則任執行總經理。但2008年10月,作為公司創始人的李陽夫婦被要求立即離開自己一手創辦的紅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與徐培欣在公司發展戰略上的分歧。
對于2008年正逐漸火熱的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已經成為多家企業眼中的關鍵詞。李陽堅持做精母嬰業務,考慮的關鍵是如何賺錢,而徐沛欣則堅持先做大,紅孩子前高管透露,徐沛欣在會議表示,按照每年出生人口的規律計算,母嬰行業馬上就會見到天花板,紅孩子要想成長得更好,必須轉向其他品類,而這一觀點也收到了資本方的贊同。
在尋求規模擴張的目標下,隨著李陽的離開,徐沛欣領導紅孩子在零售、傳媒、物流和金融四大領域加速擴張,但這一系列舉措反而讓企業虧損更加嚴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