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孩子近幾年業績下滑和停滯狀態:2009年銷售額11億,2010年銷售額15億元,2012年,紅孩子銷售額約10億元。
2012年上半年,紅孩子營收較去年同期相比下滑33%,且毛利率為負。而這時的紅孩子想融資更難,老的投資人也不愿意再買單,最終選擇了出售給蘇寧。
在同行、供應商以及李陽眼里,蘇寧以6600萬美元收購紅孩子“是個不錯的價格”,甚至有人認為蘇寧“買貴了”。
多位紅孩子的老員工表示,李陽等創始人的離開是公司人心渙散的起點。李陽的評價是,“老徐代表的是一種投資人的文化,我們公司的中層聚會時說,紅孩子最后是死在了CEO的夢想實驗上。”
華視并購DMG惹官司:財務報告導火索業務重組優勢流失
DMG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地鐵數碼媒體網絡運營商,2009年10月,戶外數字媒體運營商華視傳媒宣布1.6億美元價格并購DMG,華視先支付了1億美元,剩余兩筆分別為3000萬美元的應付款其約定在交易完成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周年紀念時支付。然后就是這第二筆資金,卻讓華視傳媒、DMG及投資方陷入了多年的官司糾紛中。
DMG曾完成四輪投資,第一輪于2004年,由戈壁投資200余萬美元;2005年2月,戈壁、日本電通和NTTDoCoMo向DMG注資600萬美元;2006年12月,DMG第三輪融資,獲得戈壁、橡樹資本、SierraVentures、NIFSMBCVentures共3250萬美元;2009年出,戈壁及橡樹資本投資3000萬美元,DMG完成四輪共7000萬美元融資,當時橡樹資本和戈壁成為DMG的前兩大股東。
從2007年12月,戈壁聯合創始人和合伙人曹嘉泰還親自擔任DMG的CEO。
一切都看起來都非常順利,卻在交易合作一年后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2010年12月29日,華視傳媒在美國法院對DMG提起訴訟,指責其股東及管理層財務造假,導致華視傳媒以1.6億美元的虛高價格收購了DMG資產。
華視傳媒將連同旗下全資子公司VisionBest向美國紐約州紐約郡高等法院起訴戈壁資本、橡樹投資、Sierra投資以及其他未提及的共同被告,通過虛假、欺騙誤導華視傳媒認為有關數碼媒體集團的財報狀況和業績報告是良好的,于是夸大了購買標的,幾家被告從中則獲取不菲的利潤。華視傳媒拒絕支付剩下的6000萬美元余款,同時提出了巨額索賠。
目前官司的最新進展為,此前實際控制DMG的兩家風投——戈壁投資和橡樹資本申請扣押華視傳媒6000萬美元資產的請求獲得批準。華視傳媒稱將繼續上訴。
經濟觀察報報道稱,雙方的糾紛重點主要聚焦在2009年10月14日,雙方聯合宣布收購案的前一天的一份財務報告。公開信息顯示,DMG2009年1-8月的管理層報告,DMG前8個月凈收入為1.04億元,凈利潤為-5010萬元。但2009年11月24日,經過安永審計的財務報告顯示,DMG前8個月的凈收入為6680萬美元,凈利潤為-1.8億元。與管理層報告相比,審計后的報告虧損擴大到超過原來的3倍。而戈壁投資相關人士認為,其差異主要來自于會計計算準則不同。
對于財報報告的數據分歧成為并購雙方的主要矛盾點,但戈壁投資相關負責人曾指出:“華視傳媒在2009年10月就開始進入公司做盡職調查,這么重大的收購,不可能公司財務都不清楚!笔聦嵣,除去財務問題的原因,華視傳媒董事局主席兼CEO李利民也最終承認,并購DMG是一個失敗的商業行為。
作為主攻公交系統的華視傳媒,并購DMG主要看好其在地鐵廣告方面的資源優勢,“收購DMG的價格是1.6億美元,與上海地鐵電視的合同是5年8.3億元,相當于每年1.66億元的使用費。業務的增長依然抵消不了成本!崩罾穹Q。而在最近華視傳媒的相關重組決策中,華視傳媒也終止了DMG之前的上海地鐵移動光光度假廣告經營權協議,進行重新簽訂合同。由此,并購DMG的后續資源優勢也已逐漸消失。
同捷科技夢斷IPO 并購成無奈之舉
在走向上市路上的企業中,同捷科技算是一家經歷坎坷的公司。2006年,同捷科技曾計劃在海外以紅籌模式上市,但后來因為政策變化境外上市未果;2009年公司創業板IPO申請未能獲得發審委放行;值到2012年,同捷科技徹底放棄上市,選擇并購出路,2013年1月,成飛集成擬以不高于54474.32萬元收購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7.86%股權。
同捷科技背后的VC/PE投資方團隊陣容也十分強大,目前同捷科技的企業股東中有8家是VC/PE,包括達晨創投、中科招商、創東方、優勢資本等,總投資金額超過6800萬元。2009年創業板上市申請前,浙江龍盛、達晨財信創投、萊恩迪創投等多路資本通過增資方式入股。
對于同捷科技為何IPO難通過,媒體根據招股書進行猜測,包括企業成長性不足,人才流失等,其中引入過多PE也成為其股權結構過于復雜的質疑,而總體超過6000萬元的投資資金,也占了其擬上市募集資金的1/3.
在IPO審核排隊的情況下,這種并購方式也是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大家開始考慮的出路,業內專家表示,在IPO監管趨嚴的背景下,VC/PE通過IPO退出會越來越難,但并購重組可能掀起高潮。今年投資機構有望借助并購重組高潮投資入股以及獲得退出機會,預計通過并購退出案例會越來越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