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人的集體人格
2013新年伊始,一段名為“丹東阿里郎企業風采展示”的視頻瘋傳網絡。短短數小時,這段視頻的點擊量超過100萬次,三天之內,其在微博上的轉發和評價數量就超過了10萬次。
這段視頻內容大致是:一字排開的女服務員身著統一紅色制服,她們高矮不一身形各異,但隨著領班一聲令下,她們齊聲喊出驚天動地的企業口號;繼而猛然匍匐在地,隨即又迅速站立,體驗“跌倒了也能迅速爬起”的企業精神。
——對于這段視頻,人們詬病最多的,是“雞血式培訓”、“非人性管理”以及“企業文化不能犧牲員工尊嚴”。丹東視頻被旁觀網友評論為“太可笑了”、“太可怕了”,但類似的培訓以及員工教育在今天的中國企業卻是廣泛發生的,所謂的區別,不過是可怕以及可笑程度的區別。
今天,我們的中國商人其實很可憐。從縱向上看,五千年的“重農抑商”傳統沒給他們精神世界的根;而從橫向上看,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讓他們一夜崛起,但企業做大了,關于企業的管理他們沒有先跡可循。德魯克、波特、特勞特等舶來的管理思想,讓他們一次次激動又一次次感到難以落地。他們發現,用得最順手的管理手段——竟然是老祖宗留下的帝王術。
兄弟戲、御人術、兔死狗烹、外儒內法、挾民族旗號以令市場……十大先天缺陷正是生根于這一代商人奮斗邏輯與內心深處的疼痛。我們的商人尚不具備鏗鏘有力的集體人格,我們擁有了杰出的企業家,卻找不到杰出的企業家精神;我們在不完全的市場經濟中挑燈前行,卻不能照亮夜深人靜時心中的那一絲卑微感。
新商業文明不能遙遙無期。那些亢奮,那些迷失,那些內心孤獨,那些以先天性營養不良的商業底蘊入世,卻不能從“商人重利輕離別”的文化性中抽離的中國商人們——或許,我們真應該為自己改變了。
病癥一:帝王心
缺陷1:泛特權化下的雙重標準
很多中國人都做過“帝王夢”,只不過要在政治上實現的概率太低,而轉移到商業上。這幾代中國商人的公司治理思想,一開始并不是從什么杰克·韋爾奇、史蒂夫·喬布斯或者比爾·蓋茨那里得到的啟發,他們更多的是從帝王政治的文化遺產中傳承過來的。
這是一種很特殊的現象。所謂的市場經濟,原本就是在西方國家否定皇權絕對統治這樣一種思想解放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而中國的市場經濟,卻是在一批人追求帝王思想這樣一種特殊的思想文化演進中,獲得的原動力。
中國人歷來就不缺乏當國王、當皇帝的欲望。在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就代表中國人民喊出了這樣的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什么樣的夢想堆出什么樣的土壤,什么樣的土壤結出什么樣的果實。在幾千年皇權歷史的中華大地,有句口頭禪異常流行: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改革開放三十年,大小公司如同大小王國一樣風起云涌,大小老板懷揣著層出不窮的帝王夢想。
古代帝王之術首先是一種御人之術,用今天的話說,是一種組織方式。管理方式很難用對錯來劃分,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原本也無可厚非。然而,先不說帝王思想中的濫權意識是否符合現代公司要求,其作為一種文化慣性,也滲透到了當今看似前衛的企業家們的意識當中,這顯然已經不為這個時代所接受。
案例:《非你莫屬》與文頤困境
2012年,引起最大爭議的電視節目不是《中國好聲音》或者《非誠勿擾》,而是各種職場招聘節目。在當紅電視招聘節目當中的BOSS們,對員工的“誠信”、“人品”的要求,幾乎到了“潔癖”的地步。然而,他們自己真的如其要求的那般品德高尚、業務過硬嗎?其實,這并不僅僅是老板虛偽作秀的問題,種種帝王式的雙重標準,已經招來了鋪天蓋地的詬病。
2012年5月的一期《非你莫屬》,因尊酷網CEO文頤質疑求職者郭杰學歷造假,致使對方暈倒在節目現場的事件,引起了軒然大波。在來自各界的各種偏激或冷靜的評論中,更多地表達了這樣一種共識:以文頤為代表的某些BOSS團成員表現出對求職者的不尊重、缺乏包容甚至肆意攻擊,讓企業家群體蒙羞。
隨后,這位女企業家從在職場節目中質疑求職者學歷造假,到被網友“人肉”出學歷造假、年齡造假、工作經歷造假……在無一不戲劇的網絡風暴中,怪異地一夜爆紅,連同她的企業以及其他BOSS團成員都成為熱門話題。
2012年5月31日上午9點,李開復發起的一個是否抵制職場節目《非你莫屬》的投票,在當晚便沖到令人難以想象的15萬人次。這個數字在幾天之后的6月2日,更新至27萬余人次。有94%的人選擇了“抵制”,在他們的評論中,既有對主持人和節目制作的批評,也充滿了對于面試官BOSS團成員的指責。多數網民發表著相似的質問:坐在面試官席上的BOSS們,你們憑什么高高在上、盛氣凌人?而李開復的看法是:“該節目樹立了負面企業文化。面試官高高在上、強勢刻薄,對求職者缺乏基本的人文關注。”
受“抵制風暴”沖擊,6月1日凌晨,沉默12天之久的文頤終于拋出了“萬眾期待”的道歉微博。在其聲稱“只是一個普通女子,也會犯錯”的短短數語中,既沒有回答公眾一直追問的學歷造假問題,亦沒有就所在企業誠信所受質疑作出任何說明。
在發出這則道歉聲明的同時,文頤已將其余微博全部刪除,并且關閉了評論,但這阻擋不住網民通過轉發微博繼續對其進行評論。在這些評論中,大都是質疑其“道歉態度難平悠悠眾口”,并“試圖轉移大眾的憤怒點,明顯地在和大家玩文字游戲”。
芒果傳播集團總裁松波就此事發表觀點說:“她的道歉沒你想象的那么真誠。”另一些人用更直接的方式作出了回應。6月1日當天,由文頤擔任創始人兼副總裁的尊酷網被黑客攻擊,至今仍無法正常打開。黑客在網站首頁展示了“致文頤的一封信”,直指文頤“沒有一個BOSS應有的擔當”。搜狗CEO王小川是第一個站出來的BOSS團成員。他通過微博直接點名文頤:“請你道歉,為了被詆毀學歷的法國留學生郭杰,為了全體留法學子。”并對文頤直言:“別的老板不敢罵你,我罵你。”
越來越火的電視職場節目,正成為企業家展示形象的另一個直觀途徑。文頤早已不是一個個體,她代表的BOSS團,在過去一段時間里,漸漸成為一種特殊群體。然而,在BOSS們考察求職者的同時,自己也當眾“被考察”。在掌訊集團副總裁李彤看來,“一些BOSS缺乏對人的起碼尊重,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里里外外都透著兩個字:虛妄。”
這些打擊求職者但自己也遭抨擊的BOSS們,大致不外乎兩種:強加自己的價值觀、不尊重求職者。對于這些高高在上的BOSS面試官來說,他們顯然并未意識到,作為一個企業家,不但代表自己,也代表企業,既是傳遞企業文化,也在塑造企業家精神。
在信息越來越透明的今天,他們是真材實料的老板,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更加充分地暴露了自己的短板?而在一個企業內,行為標準、價值觀如帝王般的實行雙重、甚至多重標準,如何不使員工們首鼠兩端,無所適從,更遑論建立所謂的企業文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