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阿里的痛苦指數增加了,是京東成功再融資的第一個背景;還有另外一個不得不提因素,是其背后各國貨幣大戰愈演愈烈,巴菲特和美元貶值,不如將現金換成安全性強的股票;第三個原因則與其商業模式有關。
2月16日晚間京東商城確認,已完成新一輪約7億美元的普通股股權融資。這一消息令市場感到意外,甚至是莫名驚詫了。京東商城離上一輪融資的時間只相差一年,這一次估值甚至還略有提高,對于京東的競爭對手而言,就更加羨慕嫉妒恨了。平心而論,強者運強,京東商城在資本市場大勢走低的情況下還能高頻率的大額融資,這和過去一年京東商城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京東商城的2012年體現出了很高的“戰術素養”,即放下了架子,往“京東商城淘寶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京東商城的毛利率在5%左右,因此開放平臺成為贏利中心勢在必行。2012年10月底,京東商城并購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網銀在線,同時又于11月推出“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數據、金融”,阿里有的京東商城也有了。
而京東商城還有阿里沒有的比較完善的物流體系。馬云辭去CEO擔任董事長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聯手銀泰網和一些快遞公司成立物流公司。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過去一年京東商城變得更強大了,阿里的痛苦指數增加了。這是京東商城成功再融資的第一個背景。
京東商城成功融資還有另外一個不得不提的因素。2009年11月,“股神”巴菲特注資340億美元投資世界第二大鐵路公司伯靈頓北方圣塔菲公司。今年2月15日,巴菲特又聯手巴西私募股權公司3G資本注資280億美元投資世界著名的食品公司亨氏集團。無論是食品公司還是鐵路公司,都有很強的防御性的投資特點,其背后是各國貨幣大戰愈演愈烈,巴菲特與其等待美元貶值,不如將現金換成安全性強的股票。和食品行業這種傳統行業相比,電子商務尤其是中國的電子商務顯示出良好的成長性和先進性。
跨國資本在貨幣大戰的背景下,做出了和巴菲特相反的選擇,投資有風險但也可能“大賭才能大贏”的電子商務。7億美元購買京東商城的股票和280億美元購買亨氏集團相比,豈不就是毛毛雨呢?市場何需莫名驚詫呢?
京東商城再融資的第三個原因與京東商城的商業模式有關。
目前國內的電子商務初步形成了四種模式:一是以淘寶為代表的渠道模式;二是以京東商城為代表的供應鏈模式;三是以凡客為代表的品牌模式;四是以唯品會(在線品牌折扣店)為代表的業態模式。這四種模式中,供應鏈模式是非常先進的。電子商務在目前階段,競爭模式仍然沒有完全離開傳統范式,即追求成本領先、差異化和聚焦。
由于電子商務目前運營成本偏高,很多電商選擇了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即從高毛利產品或品牌化開始切入電商,通過品牌的溢價能力或產品的高毛利來消化成本。而京東商城幾乎是獨樹一幟地選擇了沃爾瑪、亞馬遜的供應鏈模式,以成本領先策略來形成規模,從而笑傲群雄。
事實證明,電商的差異化戰略可以自保,但不足以形成巨大的規模,這與國內市場的屌絲經濟特征和品牌化消費尚不成熟有關。淘寶在2012年開始推C2B概念,但是小批量、多品種如果沒有新的生產方式,很可能帶來較高的生產成本和物流成本。
當馬云說“用望眼鏡也找不到對手”的時候,京東商城的成本領先是最可怕的對手。因為這不是通過降低品質而獲得的價格優勢,而是實實在在通過規模效應實現的競爭優勢。京東商城和亞馬遜一樣,通過自營來不斷優化自己的運營體系,而一旦走向了自營體系和開放平臺的雙軌道,京東商城的競爭優勢將進一步放大。
但是,供應鏈模式也有自身的弱點。
首先,中國物流成本占GDP約18%,是歐美的兩倍。同時,中國仍處于房地產行業高位階段,這意味著做物流的土地成本仍偏高。中國獨立電商之所以比美國同行要活得艱難,物流成本是一個很大的因素。京東的強項在物流,痛點也在物流。因為選擇了供應鏈模式,京東商城就需要不斷在物流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上進行投資,這也意味著京東商城的融資需求會比較旺盛。
其次,京東商城過早地進入到全品類經營,這將進一步加大物流體系的壓力。全品類經營背后是依托的是長尾化產品,這本來是電子商務的優勢,但是現在電商的全品類經營一般是為了沖量而提前上市。這一激進的經營策略會帶來后遺癥。第三,電子商務的本質是零售。如果沒有創新型產品和創意類產品支撐,電商的轉化率不會明顯提高。物流再棒,消費者買的是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而京東商城在推出開放平臺時,主要的考慮是KPI,而缺乏一個全新的經營策略。
好的公司總是出人意外。過去一年中,京東商城成立用戶體驗部并由劉強東直接領導,擅長營銷的徐雷也回歸京東。供應鏈模式不夠靈動,缺乏創意,從深層次看,這是成本領先策略的一個很大的副作用。優秀的公司必須兼具成本領先和差異化的雙重優勢,但創意電子商務離京東商城還有多遠?ZARA和屈臣氏與沃爾瑪最大的不同就是有靈性,而不僅僅有供應鏈基因和科技基因。企業最難做到的是基因突變。2013年,京東商城會給人新的驚喜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