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三折的蘭蔻,四折的雅詩蘭黛”……這些與專柜相比極具誘惑的價格,助推化妝品進入線上消費高潮期,一批匯聚多個國外一線品牌的化妝品垂直B2C如聚美、樂蜂等紛紛涌現。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2年化妝品網購交易額占化妝品零售總額的21.9%左右。化妝品行業協會公布的2012年國內化妝品零售額為1000億元,如果按21.9%的占比來看,網購銷售額應該在219億元左右。但艾瑞發布的2012年網購化妝品全年銷售額為576.6億元,那么多余的357.6億元網絡銷售的化妝品從何而來?麗人麗妝CEO黃韜對《中國經營報》記者直言:“多數是假的,目前網上銷售的化妝品80%都是假貨。”
化妝品網站遭遇“假貨”質疑
化妝品網站的成長一直伴隨著業內人士對其賣水貨、假貨的質疑。
“你只看到了我的購買能力,卻忽略了我們對質量的關心;你擁有著諸多的知名品牌,卻不知道我們也有維護自己的權利。維權的道路注定了艱辛,少不了謊言和麻煩,但我們決不放棄。”這是一位消費者在某化妝品網站上買到疑似假貨的產品后,在微博上寫的維權宣言。
外包裝與專柜正品完全不符,氣味刺鼻,膏體與正品色狀不同,用后過敏,沒有生產日期等問題早已在微博上爆出。更有網友微博爆料使用該網站銷售的產品后毀容。
網友“水族館里的一條魚”在微博中貼出與美國買的正品對比圖寫道:“牛油果(眼霜)從氣味、性狀和瓶體印刷上都和我自己在美國買的極不一樣。”就此記者向契爾氏微博(契爾氏牛油果眼霜品牌方)咨詢是否曾授權該網站銷售化妝品,契爾氏官方微博回復:“建議在正規渠道購買我家的產品,目前并沒授權該網站。”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費者透露,她在某化妝品網站上花29.9元買到菲奧娜的一只眼線筆,通過筆上帶的驗證碼證實該產品是假貨。
矯小姐在2013年1月10日購入由該官方網站銷售的伊麗莎白雅頓面膜兩款,分別是伊麗莎白雅頓顯效滋潤保濕面膜 (粉色) 100ml和雅頓深層潔凈植物面膜(藍色) 100ml。 她與國內專柜產品對比后發現,粉色包裝與國內的完全不同,中文標注沒有代理商名稱和地址;藍色那款包裝上沒有生產日期,而且藍色款標注代理商在工商注冊信息中無法查詢。帶著各種質疑,嬌小姐與網站客服聯系,但均只得到機械回復。
隨后,矯小姐向雅頓美國總部發去郵件詢問原因,美國總部很快回應,把這件事交由上海雅頓渠道總監張先生處理,張先生電話回訪中表示,這兩款產品確為雅頓曾經生產的產品,但早已下架。矯小姐手上的兩款產品,并非由他們(雅頓上海)提供。無生產日期、代理商標注錯誤、雅頓上海否認供貨,這一切疑問都指向這兩款面膜的真實貨源地到底是哪里。
根據中國認監委頒布的流通產品管理辦法相關規則第九條和十五條:進口產品可以不標原生產者的名稱、地址, 但應當標明該產品的原產地以及代理商或者進口商、或者銷售商在中國依法登記注冊的名稱和地址。限期使用的產品應當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矯小姐告訴記者,目前已將這兩款產品寄送至上海進行鑒定,還在等待檢驗結果。
一位2012年從該網站離職的前員工表示,“化妝品的正常渠道只有專柜、經銷商、代理商代理、品牌授權這幾種方式。此外也有些從國外進口或通過貿易公司批量掃貨。 但有時網站上某些產品突然沒貨了,或者原來采購渠道不給力,他們就會到淘寶抓貨。”
就在化妝品網站不斷爆出假貨新聞的同時,聚美在3月8日聯合多家美妝品牌簽署《中國化妝品電商真品聯盟自律倡議書》,在行業內倡導真品。知名IT經理人王冠雄表示,實際上,化妝品網站們正處于歷史性的微妙關頭,對垂直電商來說品控永遠是第一位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