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國內汽車市場的產銷數據新鮮出爐,數據顯示,4月份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9.94萬輛和184.17萬輛,環比分別下降8.9%和9.5%。雖然微增長的態勢已然確立,可國內外上市車企擴張的沖動依然不減。
業內人士預計到2016年,汽車閑置產能將上升至900萬輛。眼下各大車企的瘋狂擴張,已讓“產能過剩”的警鐘提前敲響。
擴軍“備戰”
從去年開始,多家車企啟動了產能擴張計劃,僅去年上半年,一汽豐田、上海大眾、上海通用、北京現代均有產能擴張計劃公布或者實施。
2012年上半年,上海大眾相繼對外公布了第六工廠和第七工廠的投建情況,如1月份,上海大眾的第六工廠落戶寧波,產能將達30萬輛。通用也是這場產能軍備戰的積極參與者。2012年,上海通用與武漢市政府正式簽下“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武漢乘用車生產基地合作協議書”,上海通用的第四基地將正式落戶武漢市江夏區金口新城。該項目2014年將正式投入生產,總投資達140億元,將形成年30萬輛的產能。
還有福特,其2012年發布的在華產能擴張戰略用激進形容毫不為過。去年4月5日,長安汽車(微博)與福特共同宣布,將投資6億美元擴大其重慶生產基地的產能,這距離其宣布投產新工廠不到兩個月時間。
東風日產、東風悅達起亞先后宣布大連工廠、鹽城第三工廠奠基;豐田也明確表示將繼續在中國開設新廠……
雖然車市在今年陷入低迷,但對合資汽車企業來說,在低谷時入手,成為共識。一些原本“保守的”企業開始“跑馬圈地”式地擴大產能。業內人士預計到2016年,汽車閑置產能將上升至900萬輛。
在汽車行業分析師孫世清看來,擴張一方面因為車企尤其是跨國車企急于釋放“對中國市場重視”的信號,另一方面,則是警示競爭對手———要提前搶占市場份額了。新一輪車企擴張軍備賽正在打響,到底是提前布局還是警惕激進擴張,依然是擺在車企決策者面前的兩難問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