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稱,位于長沙的“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閑置近一年,已成爛尾工程!疤旌右惶枴弊2013年9月主機設備安裝到位后便一直封存,今年6月才進行加電測試,至今仍未投入運營。這臺曾經投資了8.6億美元的超級計算機,如今竟面臨機房天花板因潮氣發霉、空調冷凝管漏水等問題,引發了不少人的嘆息。
中國的超算研發始于1983年,第一臺超級計算機“銀河一號”的誕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第三個能獨立設計和研制超級計算機的國家。超級計算機是計算機中功能最強、運算速度最快、存儲容量最大的一類計算機,多用于國家高科技領域和尖端技術研究,被認為是一個國家科研實力的體現。
在這近二十年間,中國超級計算機的研發突飛猛進。時至今日,中國的超級計算機數量已居全球第二位。據國際超級計算機大會(ISC)2014年6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速度最快的前500個超算設備中,中國有76套占總數15.2%,美國則以232套雄居榜首。同時,不僅在數量上陸續超過了日本、英國、德國等先發國家,更在計算速度上多次趕超并奪魁。6月23日,超級計算機TOP500最新排行榜公布,落戶于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的“天河二號”繼續領跑,以每秒33.86千萬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第四次問鼎全球最快。
但是,目前國內超算應用效率低是個普遍的問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11年的一項關于“中國高性能計算研究與應用”的調查報告顯示,國內用于科學計算研究的超級計算機不到20%,用于金融業和制造業的比例也偏少。據2008年12月的世界 TOP500統計,全球共58臺超級計算機用于金融業,70臺用于工業制造,而中國僅1臺超過 l0萬億次計算機用于金融業,制造業幾乎是空白。雖有中國11臺超級計算機用于信息服務業,但其中6臺在游戲公司,而世界上主要用于信息處理與服務和企業管理。
另一方面,超算的市場效益問題更為緊迫。超級計算機系統的使用壽命大概是5年左右。根據TOP500的統計,對任何一套系統來說,從第1名落到500名要經歷6-8年的時間,而在落到跟筆記本電腦一般的水平,只要經過8-10年的時間。2004年超級計算機“曙光400A”的總投資近1億元,而今天同樣的10萬億次的計算能力只要約100萬元。超算系統技術更新周期短,這意味著超級計算機面臨一個尷尬的事實:如果5年內機器實用率不高,或者效能不能充分發揮,盈利就很成問題,甚至虧本。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