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春節前期的一場大雪讓全國的回家潮瞬間停滯,能阻擋潮流的似乎只有自然界的突發狀況。同樣在商界,能左右商界潮流發展的因素也與外界環境休戚相關。在2007年的食品圈中,幾股暗潮也在涌動著幾許波瀾,處于中心地帶的食品經銷商們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2008年,商界暗潮將會發生怎樣的變數?
變數一:股市、基金讓經銷商進一步不務“正業”
2007年股市、基金行業的飛速發展和膨脹引發了新一輪的炒股熱和基金熱。作為資本擁有者之一的食品經銷商們在看到“賺錢”的機會時,自然要出手一搏。從2007年5月份開始,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的經銷商已經大面積投入到股市和基金行業。經銷商們的錢在資本運作中,迅速開始了“錢生錢”的快速循環。在股市上的斬獲讓他們也充分看到了不同于常規利用價差來盈利的另一種新型盈利手段。據不完全統計,在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的經銷商都很熱衷于炒股票,甚至占到了經銷商群體的45%左右。馬云的一句話:“做產品是一分一分地賺錢,做品牌是一角一角地賺錢,搞資本運作及股票市場是十元十元地賺錢!备幼屵@些一向通過產品代理來本分賺錢的食品經銷商們對資本運作深信不疑。
然而股市畢竟是投資市場,風險性之高與簡單的產品操作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到2008年初,很多食品經銷商就充分感覺到了股市投資所帶來的困擾。尤其大部分食品經銷商在經營和操作過程中對資金的依賴度還非常高,再加上管理上的某些漏洞使他們不得不開始將精力轉移到主業的打拼上。
畢竟,食品經銷商的大部分資金是依靠大量商品的不斷“出貨進貨”辛苦賺來的,一旦投入到股市上被套住之后,他們還是希望能盡快把“泥腿”拔出來,讓資金重新運轉起來。但是,他們在短時間內又不忍心割斷某一塊肉來保全自身。于是,2008年這批食品經銷商注定還要在這一疆土上揮汗一把。而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務正業”的結果必將影響經銷商的商貿運作。那么如何將理財和投資與自己的主業相結合就成為經銷商在2008年考慮到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