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近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給各大部委的《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將創業人群的范圍擴大到平民的范疇。從這個指導意見可以看出,全民創業的時代來臨了。不過,在這個全民創業的時代,除了法律健全,政策松綁,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創業軟環境的問題。
技術、資金、人才通常被人們當做創業的三要素,從這三個要素里可以看出創業曾經是少數精英人群的行為。而近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給各大部委的《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將創業人群的范圍擴大到平民的范疇。從這個指導意見可以看出,全民創業的時代來臨了。不過,在這個全民創業的時代,除了法律健全,政策松綁,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創業軟環境的問題。而創業軟環境優化在于各地方政府官員觀念的轉變。
無奈的平民創業
陳乃醒認為,政策往往具有滯后性,就業矛盾已經很尖銳了,政策才跚跚來遲。而且這個《指導意見》本身是個方向性的文件,等各大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根據意見精神制定出實施細則,等實施細則惠及創業者,至少要幾個月之后。
黑壓壓的人群、招聘方桌子上堆成山的簡歷、求職者焦慮的表情。這是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在一場2009年畢業生雙選會上看到的情景。“在經濟冬天里體味大學生就業的冬天”——一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調侃道。
11月13日,記者在鄭州火車站看到另外一派擁擠繁忙的景象,從外地返鄉的大批農民工詮釋著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企業倒閉,農民工失業。
“找不到工作就去創業吧。”成了大學生們的純真夢想,也成了國家支持創業的一個口號。在《指導意見》里重點強調了要指導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和返鄉農民工創業。幾年前,北大學子賣豬肉成了一個笑柄,而今天則成了國家支持的一種行為。“如果不是掌握一定技術的特殊人才,沒有創業資本,欠缺社會經驗的大學生創業恐怕也只能當個小商販或者個體戶。”一位社會學者尖銳地指出,與謀生緊密相連的所謂創業多少有些無奈。
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陳乃醒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珠三角、長三角中小企業倒閉、農民工返鄉十分嚴重,而遇到經濟低谷期,大學生畢業人數又比往年增加了,就業形勢很嚴峻。此時,政府出臺扶持創業的政策一方面是解決就業難題,另一方面是為了遏制經濟下滑。比起原先關于創業的支持政策力度加大了,范圍有了擴大。
但陳乃醒認為,政策往往具有滯后性,就業矛盾已經很尖銳了,政策才跚跚來遲。而且這個《指導意見》本身是個方向性的文件,等各大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根據意見精神制定出實施細則,等實施細則惠及創業者,至少要幾個月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