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與人保部的有關人士交流時,談到了就業形勢對社會穩定的影響。現在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這兩個重點就業群體都很平穩, 沒有出現預想的壞情況。目前農村還是個很大的就業蓄水池,農民工的就業伸縮彈性很大。即使在去年底、今年初的就業低谷,沒有工作最多也是回到農村,而不是成為盲動的群體。
尹蔚民部長在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農民工就業形勢開始好轉,回到城里的農民工97%已經找到工作。大學生的情況也比較平穩。截止到7月1日,大學生的就業率是68%,與去年的就業情況相比基本上是持平的。
政策取向就業優先
雖說就業不是經濟復蘇之因,但是如果經濟復蘇了,仍然難找工作,收入還是下降,國民的滿意度是難以容忍的。
同樣是經濟增長,如何讓居民合理分享經濟增長成果?可以有低就業的增長,也可以有高就業的增長。不同的情形里面有經濟結構、發展模式的不同,以及政策取向的不同。
9月8日,社科院發布《人口與勞動綠皮書》。根據課題組測算,4萬億投資按照刺激計劃方案,可實現GDP產出9.4萬億元,拉動非農就業5135萬人;假設沒有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按照常態投資分配,可實現GDP產出8.9萬億元,拉動非農就業4482萬人;如果按照就業優先方案,根據不同行業拉動就業效果的排序來分配投資的,將實現GDP產出8.1萬億元,拉動非農就業7236萬人。
三種方案創造的GDP價值差異并不大,但拉動的就業效果有顯著差別,就業優先方案所創造的就業崗位,比目前的投資方案多 40.9%,比常態投資方案多61.4%。
相同的投入,完全可以有不同的就業拉動效應。原因一是各行業的就業拉動系數有高有低,二是投入小企業比大企業能帶動更多的就業。
江西省自2002年底以來至2009年一季度累計發放支持就業創業小額擔保貸款87.68億元,主要投向個人創業和勞動密集型微(小)型企業。累計直接扶持個人創業15.95萬人次,帶動其他人員就業47萬人次,對該省就業貢獻率在1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