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變目前能源運輸過分單一的現狀,就需要減少輸電的中間環節,做到一站到終端,從而優化布局。”白建華認為,從中長期發展考慮,未來火電新增部分的70%—80%應該分布在產煤區。如果“三西”地區輸煤與輸電比例由現在的20∶1發展到8∶2,將使布局更合理。
在江西高安從事建設陶瓷生產的老黃,近來最煩心的事不是廠里的生產和銷售問題,而是三天兩頭的拉閘限電。由于限電,3月份以來工廠生產一直處于半停產狀態。
老黃說:“沒有電,工廠不得不停產,不僅使生產計劃受影響、訂單違約、客戶流失,停產也導致了人事的不穩定和成本的增加。”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經受缺電帶來的考驗。
今年3月以來,我國多地出現罕見的淡季“電荒”現象。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山西、陜西等地均不同程度用電緊張,相繼采取限電和讓電措施,而且,“電荒”正以燎原之勢由局部蔓延至全國。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夏季才會出現的電荒提前到春季,與往年“電荒”主要發生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不同,今年的“電荒”開始于中部和西部地區。特別是像湖北、湖南、山西、陜西、河南等水電、煤炭大省,也出現了電力告急現象。
國網缺口或超4000萬千瓦
本報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江西今年全省最大電力缺口將超過200萬千瓦,達到有序用電紅色預警等級,浙江省今年夏季用電最大缺口可能達到400萬千瓦,明年夏季用電缺口可能達到890萬千瓦。而湖南省用電負荷維持在1400萬千瓦左右/天,電力缺口400萬千瓦,缺口將近1/3。
國家電網公司預測,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電力需求將維持在較高水平,公司經營區域內社會用電量達109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7%;最大負荷5.67億千瓦,同比增長13.5%。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需形勢十分緊張。公司經營區域電力缺口將達到3000萬千瓦左右。其中華北、華東、華中電網電力缺口分別為700、1700、600萬千瓦。”國家電網公司調度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在省級電網中,京津唐、河北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河南、江西和重慶等10個電網電力供需緊張。
“如果電煤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來水偏枯,或者出現持續異常高溫天氣,公司經營區域電力缺口將進一步加大,達到4000萬千瓦左右。”這位負責人說。
“電荒”癥結何在?
“發電越多虧損越大,現在電廠最缺的是錢。”江西貴溪發電廠辦公室祝主任告訴本報記者,電廠雖然目前電煤庫存還能按計劃發電,但并不能維持多久。公司已經派出多人到處找煤,但“由于缺錢,買不到優質電煤,只能退而求其次以維持正常運轉。”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買不起煤、發不起電、資金鏈隨時可能斷裂,是目前不少發電企業的真實生存狀況。
國家電監會數據顯示,近期吉林、四川、陜西、青海等地電煤庫存低于7天,已低于最低存煤警戒線。
由于電煤價格不斷攀升,導致電煤供應不足,今年一季度,發電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存煤意愿下降,多地出現缺煤停機現象。中電聯數據顯示,火電企業銷售利潤率接近于零,中部六省、東北三省以及山東省火電繼續全部虧損。
而《2010年度電力監管報告》顯示,從2008年開始,五大發電集團火電3年累計虧損600多億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