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點燃創業激情 海大學生創辦網絡公司
威客是英語“Witkey”的音譯,翻譯成中文是“智慧的鑰匙”。
8月16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列出了171條漢語新詞語選目,威客一詞入選其中。該報告對威客的解釋是,在網絡時代,憑借自己的創造能力(智慧和創意)在互聯網上幫助別人,而獲得報酬的人。
而作為時下火熱的電子商務概念,威客還被寫進了今年四川高考文綜試卷題范疇。
段斌和謝志華對威客有他們自己獨到的理解。他們說:“我們所從事的威客行業可以說是一項顛覆性的事業,隨著威客網站的興盛,它可以改變一部分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給一些行業如設計行業帶來巨大的挑戰。”
據他們介紹,威客的操作模式可以概括為——威客網站提供平臺,在威客網站免費注冊(一般的要進行實名認證),注冊之后你就是這個網站的威客了。“威客”通常具有雙重身份,即懸賞者和工作者。懸賞者可以懸賞發布自己任務,工作者通過提出解決方案來參與競標。其一般的流程為:企業通過專門的威客網站,發布懸賞任務,這些任務包括給企業或產品起名、設計圖標、設計程序、組織策劃、撰寫文本、提供勞務等等,并標明給付威客們的報酬,威客憑自己的設計方案參與競標,如果自己的勞動成果獲得企業認可即中標,就可獲得80%的酬金,而網站作為中介人,提取20%的服務費。
“這實際上是一種無物流電子商務,我們的日常工作一般不產生物流,只需要員工間的便捷溝通和辦公室網絡的數據文件傳輸就可以完成。”謝志華說,即使是分散在各地的員工,也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溝通協作,順利地完成這些工作。他說,威客網站的出現,給每一個上網的人創造了一個賺錢機會。“更讓人心動的是,該項目既不需要資金的投入,也不需要固定的時間、地點來做這項工作。”
段斌認為,“任何上網的人,都可能成為威客,因為人都有優點,或者說是某方面的優勢,你所擅長的,可能正是他人所需要的,這種供求關系,造就了千百萬的威客。你可以通過你的能力幫助他人,也可以到這里來尋求幫助,作為任務發布者,你只需付出相對較低的成本就可以得到相當數量和質量的解決方案,而威客們又可以找到眾多的機會,來施展拳腳。” 一群朝氣蓬勃的在校大學生,在一種嶄新的網絡創意平臺的吸引下,開辦了屬于他們自己的公司。他們的大學生活,從此有了許多改變。
今年5月18日,海南大學10多名大學生懷著創業的激情,正式創辦海南一休威客科技有限公司,開設 “一休威客”網。據悉,這也是海南惟一一家以學生為法人注冊的公司。目前,公司里有11名海南大學在校學生,從大一到大三,所學的專業文科、理科、工科都有。
段斌和謝志華是公司的兩名主要創始人,是海南大學旅游學院三年級學生,目前分別擔任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市場總監。他們在學校讀的都是旅游管理專業,23歲的段斌學的是應用日語方向,22歲的謝志華學的是人力資源管理。兩人的專業方向和辦網站不沾邊,在辦公司前也沒有掌握專業的網絡技術。
是威客這一網絡新概念點燃了兩人的創業激情。威客指的是通過互聯網把自己的智慧、知識、能力、轉換成實際收益的人。在威客網站上,個人和企業有任何需求,只需發布任務,公布任務期限和賞金,網上的威客們就會競標來爭取任務。威客任務小到小孩、公司取名,大到廣告設計、企業營銷策劃應有盡有,賞金也根據難度不同從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一旦方案被發布方選中,威客可以得到賞金的80%,賞金另外的20%歸威客網站所有。
2006年,段斌在網上沖浪時無意中接觸到威客這一新事物。“這是一個交易知識、智慧、技能和經驗的超級市場,而且這種新的盈利模式操作性很強。”段斌說,那時他們已經有辦一個網站的想法,但不知道辦什么樣的網站,當了解到威客后,和謝志華一商量,兩人一拍即合,于是開始了辦一個威客網站追夢行動。
從醞釀到現在辦公司,他們足足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一筆數額不小的投資,是他們創業所要面臨的首要難題。在經歷無數次的“化緣”后,一位房地產商人被他們的誠意打動,支持他們100萬元的投資。他們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150多平方米的房子,購置了電腦等設備,辦好了工商等執照,開始網上淘金的創業之路。
段斌說,網站開辦2個多月以來,已接到50多筆業務,其中一半以上是外地的業務,“這比預想的要好得多。”目前,網站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注冊會員8萬多人,每天訪問網站的人數都在3000人以上。
“我們這才剛剛開始,辦網站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多大贏利。”段斌說,目前在國內成規模的威客專業網站不多,“國內共有各類型的威客網站60多家,其中正式以公司形式運營的不到10家。這是一個非常有市場前景的新興行業。”段斌和謝志華都對公司的前景充滿信心。
“我們其實已經成功了”
“從個人歷練的角度看,其實我們已經成功了。”段斌說,雖然目前公司還沒掙到錢,但通過創業,他們已經收獲了很多。
段斌說,以前雖然有過很多社會實踐,但一般是幫別人打工,現在自己一下子要管理10多個人,對自己的能力是很大的挑戰。“以前在學校連班干部都沒做過,現在各種能力都逼出來。”在記者面前,段斌舉止大方,談吐從容,頗有一副CEO的架勢。但他告訴記者,以前跟陌生人說話總是吞吞吐吐的。而現在,在五星級的酒店,和企業高層領導一邊喝咖啡一邊談生意,已絲毫不會感到緊張了。段斌還認為這種創業的歷程是非常寶貴的財富,“最關鍵的是,我們一群熱情澎湃的朋友,一起經歷了創業的酸甜苦辣。”
謝志華說,他學的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但當自己真正成為一名管理者以后,才發現現實和書本有很大的差別。在把書本的知識用到工作中,才真正地領悟了書本的理論知識。還有是新學到了許多知識,“如果不是這次創業,我就無法了解那么多IT行業的知識。現在我到任何網絡公司,都可以應付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