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內,夏乾良創辦的公司,從注冊資金30萬元發展至500萬元資產,員工人數擴大40倍。這個復旦法學院的本科二年級學生,7月中旬獨家贊助了復旦大學主辦的兩岸四地“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論壇”。贊助就來自他創辦的暄氏文化公司,一個組織和承辦各種國際會議、策劃出版圖書的學生企業。
創業從復印課堂筆記開始 2003年考入復旦大學后,夏乾良加入了校內一個名叫“心暄社”的社團,這是一個開展校園慈善公益活動的學生社團。
由于資金缺乏,夏乾良和社團的伙伴們開始考慮如何為社團發展積累資金。
2004年6月14日,暄氏文化公司正式注冊,注冊資金為30萬元,由夏乾良等5名社團成員自籌。
他們還東拼西湊地借來了幾十萬元,公司創業時的本金最后總計是100萬元。
但夏乾良在很長時間內都未找到合適的項目,一直做著不需要多少成本的家教。
有一天,夏乾良突然發現,復旦這個兩萬多人的學校每天的復印業務量非常大,經常有班級復印課堂筆記,一印就是上萬頁,而學生單獨去校外的文印店一次復印幾百頁筆記是得不到任何優惠的。“單獨印一頁A4紙是8分錢,而我通過團購拿到的價格是6分錢甚至只有5分錢。”
雖然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設備,但夏乾良打出了“價格比校外文印店便宜且負責上門提貨、送貨,隨叫隨到”的競爭牌,在拿到復印訂單后轉送校外文印店,并降低文印店的要價,從中賺取差價。這種方式在校園文印市場中迅速占領了一席之地,他們每天拿到的復印單子少則三四千張,多則5萬余張。幾個月后,他們開始自購設備。為了節約成本,所有的職員開始苦攻平面設計、策劃、排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