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品的豐富多彩,何新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一些高校門前的禮品店,也要求做他的代理商。到了2003年春天的時候,七個大學生的公司已經初具規模。七位創業者,再也不用伸手向父母要生活費了
玩轉“魔方”,一身輕松去賺錢
轉眼間,春節到了。大家決定趁機狠賺一把。大年初五那天,何新和歐豐霞、王新娟一起,來到位于旅游景區的城隍廟。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流,他們心里十分高興,急忙把帶來的樣品拿出來,向人們游說。但是,雖然咨詢的人很多,但他們忙活了一天,卻沒有接到一單生意。
無情的現實引發了他們的思考:眼看就要畢業了,到那時,大家不能為做生意而賴在學校不走,可也下能帶著設備到處跑。這可咋辦呢?想來想去,幾個人決定自己動手,研制一種更加簡捷、快速的生產設備,最好連電腦和掃描儀都不要,以便于攜帶。
終于,何新發現了一種新產品,能把數碼相機里的照片,直接轉換成烤杯所需的圖片。他們立馬北上京城,購置了這種新設備。經過兩個多月的“閉門造車”,對生產工藝做了進一步改進,成功地將高科技與最簡單的烤印技術嫁接在一起。這種新設備不僅可以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里造出一個印有自己彩照的瓷杯,更重要的是,原先價值2萬多元的設備一下子降到了8000多元。
他們給這種新設備起名為數碼魔幻寶盒,他們企盼著“寶盒”能像傳說中的聚寶盆一樣,給更多的人帶來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