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越來越多的農民涌進城里務工尋找致富門路的時候,一些大學生剛好相反,他們自愿放棄優越的城市生活,回到農村種菜、養豬……
在安遠縣三百山鎮“眾誠瓜果栽培基地”,筆者見到了6名“80后”的大學生。雖來自五湖四海,但相同的“田園夢”使他們走到了一起,從借款30萬元起家,到近百畝的現代農業瓜果栽培基地的形成,五彩斑斕的田園承載著他們的“綠色夢想”。
創業沖破觀念壁壘
“現在的條件已經好多了,剛開始創業時,一窮二白,連住的地方也沒有,真是苦!”談到創業難,畢業于河南科技學院園藝專業的朱安成說,他最難忘的是剛剛建基地時,許多親友不理解:一個大學生帶著女友到外地的農村干農活,簡直太沒出息了。當時精神壓力很大。
建設初期,搭建大棚、購種、化肥農藥及試驗每樣都需要大量資金,他們6人分成3伙入股,每股10萬元。起初,父母們不太支持。郭帥以前在鄭州省城一家公司做種子銷售員,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放棄穩定的工作到農村去種地,家里人不理解。郭帥一方面給父母做工作,另一方面四處向親戚朋友借錢;李華和杜宗濤的父母思想都比較傳統,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念了大學還去種田。但這些年輕人沒有動搖,因為這一創業極具挑戰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