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來自恩施鶴峰縣的農民子弟李輝、覃勇、張洪波、向凱還分別是大學生和高中生,因為貧困走到一起;四年中,他們共同奮斗,變成了休戚與共的好兄弟。他們不但是好學生,還是四位頭腦精明的好老板:開美術培訓班、藝術餐廳……四個曾經貧困的大學生演繹了現實創業版的“兄弟連”。
學生搖身變老板
上月初,武昌新開了一家火鍋店,面積大約600平米。跟其他餐廳不一樣的是,這里到處滲透著藝術的氣氛。整個餐廳都圍繞著“藝術”做文章。
店子的老板有四個,年紀都不大,且都來自恩施鶴峰。其中,李輝是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在校公費研究生、覃勇是理工大學動畫專業研究生、向凱和張洪波分別是武漢科技學院藝術學院工業設計05級和06級的本科生。
2003年,李輝從鶴峰考上武漢理工大學。因為家庭貧困,他不得不利用休息時間做家教、發宣傳單等一些兼職活動,維持自己的生活。但是人生地不熟,錢不好掙。有的時候,他甚至連吃飯的錢都沒有。
2004年寒假回家后,李輝在鶴峰縣城里開了一個短期美術培訓班,當時的學生中,就有正在讀高三的向凱和張洪波,已經上大一的覃勇也經常來玩。四個貧困農家子弟在一起,有很多共同語言,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2005年,向凱考上武漢科技學院,張洪波則在鶴峰復讀一年。這期間,李輝、覃勇和向凱經常打電話給張洪波,鼓勵他再次高考。
就在這一年,向凱的父親因車禍去世,家里失去了頂梁柱。看著母親和姐姐無措的眼睛,向凱突然覺得:自己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了。
同年暑假,李輝再次回家開培訓班,特意聘請覃勇、向凱和還在上高三的張洪波做他的員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