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聯手開始了首次“淘金”
2006年,在朋友的鼓勵下,張洪波順利考上武漢科技學院。兄弟四個在洪山亞貿附近租了一棟教學樓,將美術培訓規模擴大。創業初期艱難多。為了能改變經濟現狀,四個人幾乎將業余時間全部用上了。招生、處理各種各樣的關系,有時候一天下來,連飯都忘了吃。和外面一般的培訓班比起來,四個人的基本功都很扎實。一到假期,他們就回老家,在母校宣傳。學長開的培訓班,學弟學妹們當然樂意上。其他地區的家長老師們,看到他們的作品及在校成績,也放心送孩子前來。很快,他們租的一棟教學樓就容納不下學生數量了。
隨著高考競爭越來越激烈,學習美術的學生越來越多。按照一般培訓學校的學習計劃,一個美術生參加培訓時間是三個月到半年,平均費用大約在1萬元左右。
盡管四兄弟的培訓費用在武漢尚處于平均水平,但是幾百個學生的數量,讓他們的收入急劇增長。張洪波透露,開培訓班以來,李輝每年可以掙到80萬元左右,其余三人的收入少一些,但也很可觀。
2006年,李輝和石牌嶺附近一家廢舊工場負責人簽訂協議,將原來的一棟舊倉庫推倒,他們出錢在原地建造一棟兩層的教學樓,用于美術培訓。最多的時候,學生數量超過380人。
四個人的錢包很快就鼓了起來
培訓班已經轉入正規,四兄弟還不滿足于單純的培訓,他們開始將眼光投向飲食市場。2008年初,他們到長沙考察,中途在一家火鍋店吃飯。發現這家店里的味道非常好,最重要的是有很多大學生在這里吃飯。“長沙大學生的數量遠遠沒有武漢多,我們為什么不在武漢開一家店,賺大學生的錢呢?”
回到武漢后,四個人分工考察武漢市場,最后達成了一致意見:四個人加起來投資近130萬,開一家有藝術特色的火鍋加盟店。
雖然創業時間很緊張,但是四兄弟的學業成績一點都不含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