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唉,純正的鹵水豆腐!”清晨6點,長春某高校的大四學生卜睿,準時出現在東天街早市,擺開熱氣騰騰的豆腐攤,忙著招呼顧客。攤前,“卜家鹵水豆腐——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條幅十分搶眼。 從3月起,攻讀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的卜睿每天都會準時現身早市賣豆腐。長發披肩,容貌清秀的她,因此被人送了個雅稱“豆腐西施”。
當代女大學生版“豆腐西施”一出現,各方質疑聲、叫好聲紛至沓來,尚未正式畢業的卜睿一時成了“公眾人物”。
輿論一片嘩然
當卜睿第一次說要賣豆腐時,父女倆首先發生了激烈爭論。
“俗話說,三大苦行業——打鐵、撐船、賣豆腐。干這行,頭天晚上就要進作坊,磨漿,熬漿,點腦,上包,壓包,干完已經凌晨4點,也該奔早市了。活兒累,賺錢不多,還不穩定。要不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我絕不會干這苦差事。”幾年前,卜睿爸爸下崗后,擺豆腐攤兒謀生。卜睿家從爺爺輩就開始做豆腐。父親不能理解,辛辛苦苦供女兒讀完大學,孩子為啥要回過頭來走父輩的老路。
消息傳開,一片嘩然。
“我們不否認大學生應從基礎做起。”一位紀姓大學生說,“但既然我們接受了高等教育,就應該遵循投入產出的原則,輸出知識型、智力型生產力。”
“賣豆腐技術含量不高。如果簡單的體力勞動也讓大學生從事,社會應該反省一下,這種浪費人力資源的制度是不是出了問題?我們究竟要培養什么樣的大學生?”天涯社區一位網友發帖質疑。
支持者則說:“找不到工作,賣豆腐也不失為一條出路。”“是時候把大學生拉下神壇了,不要再拿大學生說事了,讓大學生回歸普通人,和我們一起去創業,開辟個人美麗的未來吧!”
卜睿賣豆腐的事在當地見諸報端后,因為“覺得問題比較嚴重”,該校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甚至還專門找卜睿“談了一次話”。
“電子信息技術專業,錄取線在全校各專業中都是比較高的,學生素質不錯。擺攤賣豆腐,4年所學無法發揮作用,未免有些人才浪費吧!”該校分院一位黨委書記皺著眉頭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