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破爛也不簡單,創(chuàng)業(yè)要沉得下身去
雖然懷揣一張大學文憑,但比起那些收破爛的同行們,劉巖并無任何優(yōu)勢。業(yè)內(nèi)最基本的東西,如“廢鋼,二料,盒子”之間的區(qū)別,他都不知道,回收貨物時,他常常被當作“大頭”——高價回收了次品,外表看是好貨,拆開后全是破爛。有一次,劉巖一車貨賠進3000多元。從此,他就長了個心眼兒,偷偷和別人學如何辨別好鋼和廢品。他認為,這3000元學費“交得值”。
廢鋼回收,很多時候是個體力活兒。因為舍不得花錢雇人,所有卸貨、裝貨的工作都需要自己完成。大一點的廢鋼,常常一整塊要幾百公斤,他以前根本沒干過這么重的體力活,一天下來,渾身臭汗不說,胳膊都會累得不由自主地打顫兒。
夏天是廢鋼回收的“黃金期”,劉巖清晨4時就要出門,晚上19時才能收工。一次,卸完貨后,他筋疲力盡地坐在馬路邊,有些難受地想:“原本有好好的工作,這是受什么罪啊?”想歸想,第二天他還會照舊干,“越熱的天氣,生意才會越好,將來才越有希望”。
如今,在收破爛這一行里,劉巖也算得上行家里手了,看貨挑貨絲毫不比別人遜色,空閑時間,他還琢磨起了如何“變廢為寶”,開發(fā)廢鋼的新用途。他很得意的一個點子是:把廢汽車片子加壓、粉碎,這樣可以用來做塑料機器的刀片;另外,廢棄電機換個殼子,也能有大用途。
“下一步,我要建一個電子交易平臺,既能減少交通費用,也能擴大自己的交易范圍。”劉巖雄心勃勃。當被問及當前收入時,他神秘地說:“不能說,反正比以前在公司里要高多了。最主要的,這滿院子的廢鋼,賣出去后定是一大筆資產(chǎ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