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今天我們的“三味書屋”書店正式營業一個星期了,來光顧的讀者很多,多得出乎意料。
想當初把能獲利的格子鋪變成一間書店,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冒很大的風險。經過近半年的經營,格子鋪當初的投資早已回本,順利進入凈盈利階段,可我發現做格子鋪雖然有盈利,但是上升的空間不大,因為畢竟我們只是給別人提供空間賣貨,沒有我們自主經營的產品。要想在創業路上走得更遠,我們需要經營自己的產品,打響自己的招牌。
我發現圖書是學生消費量很大的一個領域,特別是各種小說、教材,尤其是各種證書考試、公務員考試的書籍,很受學生歡迎,如果開辦一家針對性強的書店,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業績。
我知道開書店的難度遠遠比開格子鋪大很多,首先擺在我面前的難題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訂書,就算把所有格子都租出去,最多也只能訂100多本書。但是我相信一句話:“花錢辦不了事,是蠢材;花錢能辦事,是人才;不花錢能辦事,才是天才。”
開店前,我每天騎著自行車穿行在南寧大大小小的書店間,試圖用我的真誠與書店合作,先借貨,等書賣掉之后再結算。可是書商認為我只是個學生,缺乏經營能力、管理能力和承擔風險的能力,沒人愿意與我合作。
有一天回學校的路上,我看到附近一家書店貼著招聘兼職的啟事,一個念頭頓時在我腦子里出現:我先在書店免費打工,然后試著與老板商量能否合作。
走進那家書店,店里只有一個營業員在忙碌著,交談中我知道他是那家書店的老板,也是唯一的員工。聽說我當過學生干部,他第二天就同意了我到店里上班。在店里,我負責將凌亂的書籍分類擺放,店里有3個大書架和兩個小書架,由于書籍多,人手少,我常常累得滿頭大汗。幾個星期過去后,老板看到我認真積極的工作態度,還讓我幫他收錢。我漸漸感覺到了他對我的信任。工作快一個月的時候我把開書店的想法告訴老板,他很支持我,也很樂意跟我合作。于是,我的貨源在沒有投入任何資金的情況下解決了。
接下來,我們把“格子密碼”出租的格子逐步收回,原來的架子稍作裝飾就將書籍上架了。以前在學校社團一年多的工作經歷,讓我認識了很多朋友,他們知道我的格子鋪變成書店之后,都主動在校園的論壇和班級QQ群里幫我宣傳,并且經常帶朋友過來看書。書店開業當天,就來了很多顧客。
從格子鋪到三味書屋,我的大局觀和經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未來的道路雖然不平坦,但我有了更多的勇氣堅持走下去。 委屈不是自我原諒的理由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我們的店鋪沒有休息,依然是我和哥們兒東明兩個人在看店。下午3點多,有個客戶從明秀路打電話過來訂一本書,需要我送貨上門,我承諾下午5點30分送到。
從學校到明秀路的公車只有一趟,一般要花1個小時。我帶著書搭上公車的時候是4點時02分,按道理準點到達目的地的時間應該綽綽有余。可一路上,道路特別擁堵,車子走走停停,預計1個小時的車程看來要大大延遲了,我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正趕上了節假日的交通高峰。
當我到達明秀路的時候,已經是5點35分,我連忙下車趕往預約地點。盡管我一路小跑,可見到客戶時已經超過預約時間10分鐘了。面前的顧客黑著臉,拿過書,十分生氣地教訓了我一番,說我浪費時間相當于浪費他人的生命,還說如果老是這樣的話,書店一定開不長久。
雖然我感到很委屈,但仔細想想,顧客說得也很在理。如果我事先估計到路段擁堵的情況,早一點出門送貨的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和不快。客戶的評價和口碑關系到店鋪的發展和存亡。很多時候,細節決定成敗,出現問題了就要想辦法避免再次發生,不要用我還是學生、有些情況想不到等理由輕易原諒自己的失誤。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